[发明专利]两栖车辆吸波减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4595.6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王延刚;宋伟;黄山;邓重强;侯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栖 车辆 吸波减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辆的减阻装置。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辆既能胜任陆地推进、又能在水中航行,适用于多种工况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车辆的快速性是车辆的重要性能之一,在车辆的设计和制造中,达到快速性指标不仅可满足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航速要求,而且也可保证车辆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栖车辆的推进器在车体的尾部,在水中行进时,车辆首部推水,车辆首部的水压增大而产生兴波阻力,降低车体的推进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的明目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两栖车辆的吸波减阻装置,通过减小两栖车辆的兴波阻力,以降低两栖车辆在水中的行进阻力,提高水中行进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在两栖车体首部左右两侧安装柱塞式泵,利用传动机构带动柱塞式泵转动,将车体首部的水通过吸水口吸入,加速后从出水口向后喷出。一方面降低了船体首部的水压力以及由此引起的附加摩擦力,减小了兴波阻力,另一方面喷出的水流也能够提供部分推进力,而且对两栖车主动轮的转动加以利用,减小了能源的浪费。
根据上述发明的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两栖车辆吸波减阻装置,包括两个进水导流罩、两个柱塞式水泵、两个出水管、两个泵齿轮、两个中间齿轮和两个主动轮轴齿轮。所述进水导流罩连接柱塞式水泵的进水口,出水管连接柱塞式水泵的出水口;柱塞式水泵主轴连接一个泵齿轮,该泵齿轮通过一个中间齿轮与一个主动轮齿轮连接;在两栖车首部两侧各安装由一个所述进水导流罩、柱塞式水泵和出水管组成的吸水装置,吸收两栖车首部的水流,向后喷出,以减少车辆行驶的阻力并增加推进力;所述每个柱塞式水泵的动力分别来源于一个与主动轮同轴安装的主动轮的转动,该两个主动轮由两栖车辆的一个发动机经一个主减速器、一个离合器和一个变速箱传动两个轮边减速器进行驱动;所述两个中间齿轮可左右移动,车辆在水中行驶时,中间齿轮与泵齿轮和主动轮轴齿轮同时啮合,带动柱塞式水泵转动进行吸水排水;当在陆地上行驶时,中间齿轮与两齿轮分开,柱塞式水泵不转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本发明在两栖车辆首部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吸水装置,车辆在水中行驶时,吸入水后向后喷出,减小阻力且增加推力,实现吸波减阻,提高车速。
附图说明
图1是装有减阻装置的两栖车体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图2是装有减阻装置的两栖车体局部侧视图。
图3是柱塞式水泵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导流盘。
图6是进水口连接的进水导流罩。
图7是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两栖车辆吸波减阻装置包括两个进水导流罩(4)、两个柱塞式水泵(5)、两个出水管(6)、两个泵齿轮(2)、两个中间齿轮(1)和两个主动轮轴齿轮(8)。所述进水导流罩(4)连接柱塞式水泵(5)的进水口(30),出水管(6)连接柱塞式水泵(5)的出水口;柱塞式水泵主轴(3)连接一个泵齿轮(2),该泵齿轮(2)通过一个中间齿轮(1)与一个主动轮齿轮(8)连接;在两栖车首部两侧各安装由一个所述进水导流罩(4)、柱塞式水泵(5)和出水管(6)组成的吸水装置,吸收两栖车首部的水流,向后喷出,以减少车辆行驶的阻力并增加推进力;所述每个柱塞式水泵(5)的动力分别来源于一个与主动轮同轴安装的主动轮(7)的转动,该两个主动轮(7)由两栖车辆的一个发动机(11)经一个主减速器(12)、一个离合器(13)和一个变速箱(10)传动两个轮边减速器(9)进行驱动;所述两个中间齿轮(2)可左右移动,车辆在水中行驶时,中间齿轮(1)与泵齿轮(3)和主动轮轴齿轮(8)同时啮合,带动柱塞式水泵(5)转动进行吸水排水;当在陆地上行驶时,中间齿轮(1)与两齿轮分开,柱塞式水泵(5)不转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纳米材料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美丽异木棉苗期专用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