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7798.0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畅;仝志永;牟伟;王思伟;张晋斌;高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2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付雷杰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拦截 水面 高速 水域 安全 防护 阻拦 装置 | ||
1.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冲击水面浮体(1)、连接销(2)和挠性连接板(3);所述抗冲击水面浮体(1)纵截面为左右对称结构,具体包括壳体(5)、支承板(6)、支承肋(7)、承力加强筋(8)、密封板(9)、稳定体(10)、挂环(11)、盖板(12)和发泡材料(13);
所述壳体(5)为非金属材料整体注塑成型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壳体(5)纵截面的上部为V形,下部为菱形;其上部和下部的过渡处、V形的拐角处以及菱形水平方向的两个拐角处均采用弧形过渡;壳体(5)为该纵截面横向拉伸后形成;
在壳体(5)内安装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承板(6),支承板(6)由两个V形板和一个水平板组成,其中两个V形板左右对称布置,V形板的一端位于壳体(5)上部的V形结构内,其端部与壳体(5)上部的V形结构的顶部固接;另一端位于壳体(5)下部的菱形内;V形板的拐角与壳体(5)上部和下部的过渡处相匹配;水平板位于壳体(5)的下部,连接左右两个V形板;支承板(6)横向贯穿壳体(5);
所述加强筋(8)设置在壳体(5)的对称线上,并位于支承板(6)的下方;加强筋(8)横向贯穿壳体(5),且两端均伸出壳体(5);加强筋(8)的左右两边对焊高强度矩形槽钢;加强筋(8)与支承板(6)的水平板间通过支承肋(7)连接,所述支承肋(7)沿壳体(5)的对称线对称布置,支承肋(7)的一端与水平板的端部固接,另一端与加强筋(8)固接;
所述壳体(5)内充有高密度耐水性PU发泡材料(13);
所述密封板(9)为人字形结构,设置在壳体(5)的底部;密封板(9)的顶部与加强筋(8)底部固结,底部与壳体(5)底部的开口匹配,由此形成稳定舱;所述稳定体(10)放置在稳定舱内,并与密封板(9)固接;在稳定舱底部的开口处装配盖板(12),使壳体(5)密闭;所述稳定体(10)的密度大于发泡材料(13)的密度;
当需要将某水域设置成安全区时,多个抗冲击水面浮体(1)通过挠性连接板(3)和连接销(2)依次连接成一长串阵列,布置在该水域的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材料为聚丙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连接板(3)由弹簧钢或用弹簧钢与氯丁橡胶复合制成。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水面浮体(1)两端在加强筋(8)伸出壳体(5)的部分连接有不锈钢链(4);两相邻的抗冲击水面浮体(1)间通过不锈钢链(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水面浮体(1)的底部固接不锈钢挂环(11)。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拦截水面高速艇的水域安全防护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水面浮体(1)上安装有警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77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