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9079.2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晃史;上田克则;宫田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06 | 分类号: | F02D41/06;F02D2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起动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对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10)起动时的发动机旋转速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驾驶者的进发意思的程度进行检测的进发意思检测构件(31、33);
由所述进发意思检测构件(31、33)检测出的所述进发意思越小,就将作为发动机旋转速度的上限值的上限旋转速度(NeLIM_H)设定得越小的第一设定构件(4a);以及
实施对所述发动机(10)实际旋转速度(Ne)进行控制的上限值控制,以使其不超过所述第一设定构件(4a)设定的所述上限旋转速度(NeLIM_H)的上限值控制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发动机(10)怠速运转时的目标怠速旋转速度(NeOBJ)进行设定的第二设定构件(3a),
所述第一设定构件(4a)在所述第二设定构件(3a)设定的所述目标怠速旋转速度(NeOBJ)以上的范围内设定所述上限旋转速度(NeLIM_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怠速控制构件(5),当所述发动机(10)的实际旋转速度(Ne)的变化梯度为0以下时,所述怠速控制构件(5)能够实施将所述发动机(10)的实际旋转速度(Ne)收敛成所述目标怠速旋转速度(NeOBJ)的怠速反馈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发意思检测构件(31、33)根据所述驾驶者的制动操作来检测所述进发意思的程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发意思检测构件(31、33)根据所述驾驶者的油门操作来检测所述进发意思的程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构件(4a)根据所述发动机(10)的冷却水温度(WTS)来设定所述上限旋转速度(NeLIM_H)。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0)的实际旋转速度(Ne)与所述上限旋转速度(NeLIM_H)之差越小,所述上限值控制构件(5)越使所述实际旋转速度(Ne)的变化率(dNe)的目标值(dNe_H)减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根据所述发动机(10)起动时的冷却水温度(WTS)来设定发动机旋转速度的补偿量(ΔNeOFS)的补偿量设定构件(4b),
所述上限值控制构件(5),对所述发动机(10)的实际旋转速度(Ne)为所述上限旋转速度(NeLIM_H)减去所述补偿量(ΔNeOFS)得到的旋转速度以上进行判定,作为所述上限值控制的开始条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发动机(10)的进气通道流动的空气的流量(QIN)进行检测的流量检测构件(34),
所述上限值控制构件(5),对吸入到气缸内的缸内吸入空气量的估算值与根据由所述流量检测构件(34)检测出的所述流量(QIN)计算出的进气量相一致进行判定,作为所述上限值控制的结束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0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