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合成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表位基因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9745.2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方六荣;肖少波;王荡;罗锐;吴群峰;李振;曾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40 | 分类号: | C12N15/40;C12N1/21;A61K48/00;A61P31/14;C12R1/19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合成 繁殖 呼吸 综合征 病毒 多表位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病毒学与动物传染病学及基因工程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原多表位基因的修饰与合成,还涉及该修饰后的多表位基因在制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DNA疫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下文简称PRR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母猪发热、厌食、早产、流产、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该病最早于1987年报道于美国南部,不久即传播到了中西部,并在全美迅速蔓延。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等一些国家也先后暴发了该病(Bilodeau R et al,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Quebec.Vet Rec,1991,129:102-103;Dea S,BilodeauR,Athanassious R et al.Sw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Quebec:isolationof an enveloped virus serologically-related to lelystad virus.Can Vet J.1992,33:801-808);亚洲地区报道此病的时间相对较晚,1991年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现此病(张志成等,台湾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道征候群I病毒鉴定,中华兽医杂志,1993,19(4):268-276);日本1994年暴发PRRS(Hiroyoshi Kuwaahara.An outbreak of PRRS in Japan.J Vet Med Sci,1994,56(50):901-909);1996年,中国大陆报道此病开始流行,并分离到病毒(郭宝清等,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中国畜禽传染病,1996,87(2):1-5)。目前该病已遍及世界各养猪国家,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在中国,自2006年5月以来又暴发了由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发的所谓“猪高热综合症”,该病以高热、皮肤潮红、呼吸急促、神经症状等临床症状以及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猪肉消费市场的稳定及养猪业的生产安全。
同其它病毒性传染病一样,PRRS的防制也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接种。目前用于预防PRRS的疫苗主要是弱毒苗和灭活苗。尽管弱毒疫苗能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但存在毒力返强的危险,并且返强的机率相当高,这一点在几年前丹麦等国因广泛使用弱毒苗而导致该病大暴发中得以证实(Snijder EJ,Meulenberg JJM.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arteriviruses.J Gen Virol,1998,79:961-979; A,Strandbygaard B, K,Have P,Madsen K,Madsen ES,et al.Appearance of acute PRRS-likesymptoms in sow herd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a modified live PRRS vaceine.Veterinary Record.1997;141(19):497-499;Christopher-Hennings J,Nelson E,Nelson J,Benfield D.Effects of amodified live virus vaccine against pore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boars.AmJ Vet Res.1997;58(1):40)。与弱毒苗相比,灭活疫苗虽然安全,但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免疫接种,而且效果不稳定,还经常导致免疫失败。可以说,目前对该病的防制一直不尽人意,迫切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