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244.8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益;沈为;蒋佳;杨建军;李宏;李毓卓;吴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孔 悬吊 人工 韧带 | ||
1.一种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股骨隧道部(1)、关节内自由纤维部(2)、胫骨隧道编织部(3)、以及牵引线部(4),其中,在所述股骨隧道部(1)上设置有单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隧道部(1)由股骨隧道编织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在长轴方向上,所述股骨隧道编织部的长度为25mm,所述单孔(9)的上端与所述股骨隧道编织部上端之间的距离为5mm,所述单孔(9)的下端与所述股骨隧道编织部下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隧道部(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101)、股骨隧道自由纤维部(102)、以及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103),其中,所述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103)连接在所述股骨隧道自由纤维部(102)与关节内自由纤维部(2)之间,所述股骨隧道自由纤维部(102)包括至少两束自由纤维束(1020),每一束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的两端均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101)以及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103),相邻的自由纤维束(1020)之间构成所述单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在长轴方向上,所述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101)的长度为25mm,所述股骨隧道自由纤维部(102)的长度为5mm,所述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103)的长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之间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由PET缝线缝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5所述的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在长轴方向上,所述关节内自由纤维部(2)的长度为30mm,所述胫骨隧道编织部(3)的长度为30mm。
9.一种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沿其长轴方向,由其上端至下端依次编织为第一编织纤维部(6101)、第一自由纤维部(6102)、第二编织纤维部(6103)、第二自由纤维部(62)、第三编织纤维部(63)、以及牵引纤维部(64);
步骤B:将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沿长轴进行自身卷绕成圆柱体,使所述第一编织纤维部(6101)卷绕成所述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101),使所述第一自由纤维部(6102)卷绕成一单束隧道自由纤维部(102),使所述第二编织纤维部(6103)卷绕成所述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103),使所述第二自由纤维部(62)卷绕成所述关节内自由纤维部(2),使所述第三编织纤维部(63)卷绕成所述胫骨隧道编织部(3),使所述牵引纤维部(64)形成所述牵引线部(4);
步骤C:将所述单束隧道自由纤维部(102)从其中央将其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形成一束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
步骤D:使用PET缝线将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缝合固定,使得两束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之间形成所述单孔(9)。
10.一种单孔悬吊式人工韧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准备多张网格密度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将每一张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沿其长轴方向,由其上端至下端依次编织为第一编织纤维部(6101)、第一自由纤维部(6102)、第二编织纤维部(6103)、第二自由纤维部(62)、第三编织纤维部(63)、以及牵引纤维部(64);
步骤B:将网格密度最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沿长轴进行自身卷绕成圆柱体作为核心,其余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按照网格密度由大到小依次沿长轴进行自身卷绕成圆柱体以层层包裹住所述核心,其中:
使这些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网的所述第一编织纤维部(6101)卷绕成所述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101),所述第一自由纤维部(6102)卷绕成一单束隧道自由纤维部(102),所述第二编织纤维部(6103)卷绕成所述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103),所述第二自由纤维部(62)卷绕成所述关节内自由纤维部(2),所述第三编织纤维部(63)卷绕成所述胫骨隧道编织部(3),所述牵引纤维部(64)形成所述牵引线部(4);
步骤C:将所述单束隧道自由纤维部(102)从其中央将其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形成一束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
步骤D:使用PET缝线将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缝合固定,使得两束所述自由纤维束(1020)之间形成所述单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2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记忆最大子字汉字编码输入法
- 下一篇:闪光棉记忆绸窗帘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