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802.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廷林;李璇;马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藻类 迁移 装置 | ||
1.一种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包括浮漂(1),其特征在于:在浮漂(1)下方连接有藻类捕集装置(2),藻类捕集装置(2)下方设置有滑轮(3),滑轮(3)的一侧设置配重(4),滑轮(3)的另一侧连接有重锤(5);
其中藻类捕集装置(2)包括两个具有独立捕集水库中上浮和下浮藻类的收集柱(6),两个收集柱(6)沿轴向平行并列设置,在两个收集柱中间设置有钢构拉杆(16),且两个收集柱(6)与钢构拉杆(16)固定成一体,钢构拉杆(1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浮漂(1)和滑轮(3)相连;
在每个收集柱(6)内部分别通过水平固定销(14)、金属圈(19)和弹性皮筋(13)固定设置有可调试的藻类捕集网(12),使得藻类捕集装置(2)在放入水体过程中藻类捕集网(12)处于竖直状态,当藻类捕集装置(2)放到所需水深后,藻类捕集网(12)应处于水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柱(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控制开闭的密封盖(7、8),密封盖(7、8)均可绕靠近钢构拉杆(16)一侧开合,且在藻类捕集装置(2)放入水体的过程中,密封盖(7、8)都处于竖直状态;其中两个收集柱(6)的上端的密封盖(7)中部设有小圆环(9),上端密封盖(7)之间设置有挡板(10),两个收集柱(6)下端的密封盖(8)下方外边缘设置有小环(11);上下密封盖(7、8)内部分别固定有密封垫;
收集柱(6)外侧壁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7),用于收集藻类捕集网(12)上方的水体,在收集柱(6)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8),用于收集藻类捕集网(12)下方的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柱(6)的内部靠近钢构拉杆(16)的侧壁中间偏下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小半圆环,位于收集柱(6)中部的金属圈(19)的一端设置也设置有小半圆环,弹性皮筋(13)分别与收集柱(6)内部的靠近钢构拉杆(16)的侧壁中间偏下位置的小半圆环和金属圈(19)的一端的小半圆环相连接;金属圈(19)与收集柱(6)侧壁之间设置有水平固定销(14),水平固定销(14)通过绳索与水面上浮漂(1)相连;收集柱(6)内部另一侧壁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限位销(15),以防止金属圈(19)沿轴向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越过平衡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漂(1)与藻类捕集装置(2)间绳索的长度为所需采样的水深减去藻类捕集装置(2)高度的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销(15)的突出距离大于收集柱(6)与金属圈直径之差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8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