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802.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廷林;李璇;马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藻类 迁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水体中垂向迁移藻类的装置,特别适用于研究水库不同类型藻类的垂向迁移规律。
背景技术
水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季节性大量繁殖,特别是有毒蓝藻水华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水库供水水质。许多学者对影响水库藻类繁殖及藻种演替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水库藻类在繁殖衰亡及藻种演替过程中的垂向迁移特性研究较少,主要是缺少一种能够长时间有效捕集水库某一水深上浮下沉藻类样品的采样装置。
目前现有的适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藻类样品采集装置不能适用于水位变动较大的水库。为了反映藻类在水体中的真实迁移情况,采样装置应当能保证在水位变动情况下和不改变水体垂向水力条件下实现对垂向迁移藻类的有效捕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藻类浮沉特性在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水华预警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一种用于捕集水库垂向迁移藻类的采样装置,在不改变水体垂向水力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同时捕集水库某一水深上浮下沉藻类样品,通过分析在不同条件下水库各种藻类上浮下沉速率,及其藻类形态活性的变化,结合相关的影响因子,进一步明确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机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捕集水库某一水深垂向迁移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包括浮漂,在浮漂下方连接有藻类捕集装置,藻类捕集装置下方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一侧设置配重,滑轮的另一侧连接有重锤;
其中藻类捕集装置包括两个具有独立捕集水库中上浮和下浮藻类的收集柱,两个收集柱沿轴向平行并列设置,在两个收集柱中间设置有钢构拉杆,且两个收集柱与钢构拉杆固定成一体,钢构拉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浮漂和滑轮相连;
在每个收集柱内部分别通过水平固定销、金属圈弹性皮筋固定设置有可调试的藻类捕集网,使得藻类捕集装置在放入水体过程中藻类捕集网处于竖直状态,当藻类捕集装置放到所需水深后,藻类捕集网应处于水平状态。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收集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可控制开闭的密封盖,密封盖均可绕靠近钢构拉杆一侧开合,且在藻类捕集装置放入水体的过程中,密封盖都处于竖直状态;其中两个收集柱的上端的密封盖中部设有小圆环,上端密封盖之间设置有挡板,两个收集柱下端的密封盖下方外边缘设置有小环;上下密封盖内部分别固定有密封垫。
收集柱外侧壁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用于收集藻类捕集网上方的水体,在收集柱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水口,用于收集藻类捕集网下方的水体。
收集柱的内部靠近钢构拉杆的侧壁中间偏下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小半圆环,位于收集柱中部的金属圈的一端设置也设置有小半圆环,弹性皮筋分别与收集柱内部的靠近钢构拉杆的侧壁中间偏下位置的小半圆环和金属圈的一端的小半圆环相连接;金属圈与收集柱侧壁之间设置有水平固定销,水平固定销通过绳索与水面上浮漂相连;收集柱内部另一侧壁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限位销,以防止金属圈沿轴向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越过平衡位置。
浮漂与藻类捕集装置间绳索的长度为所需采样的水深减去藻类捕集装置高度的1/2。
所述的限位销的突出距离大于收集柱与金属圈直径之差的1/2。
本发明所提供的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第一作为一种用于采集水库垂向迁移藻类样品的采样装置,针对水库水位变动较大的特点,该装置在水位变动过程中能够随水深自动调节升降,保持对水库确定水深下垂向迁移藻样的准确捕集。
第二该装置内部结构简单,不会对水体垂向流场产生影响,能真实反映藻类在水体中的垂向迁移情况。
第三该装置由两个平行的收集柱构成,每个收集柱都可以独立实现对上浮和下沉藻类样品的捕集,通过平行样品的对比分析,可以提高样品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捕集水库藻类垂向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的藻类捕集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的藻类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的藻类捕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的藻类捕集装置放入水体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的藻类捕集装置提出水体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图号分别表示以下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