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走式营养杯栽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6639.7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8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勋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62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 栽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圃机械,是一种把松苗栽植到营养杯的机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国家和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的人工造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造林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其中松苗(包括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红松、云杉等品种)人工培育造林技术主要有三道工序:①松籽种植苗床幼苗生长培育1~2年。②移植塑料营养杯生长培育3~5年。③把松苗连同塑料营养杯一起拉运到造林地去除塑料杯保留根系土球挖坑栽植造林。
用该法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比裸根移植造林和育苗地栽植培育挖土球移植造林的成活率提高了30~50%,是当今松苗人工造林普遍施行的一种优良方法。
但从目前来看,第②道工序在全国各地都是依靠手工操作,是一道非常费时、费力、费钱的工序,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松苗人工造林的规模形成,同时也加大了造林的成本。
通过长期的考证和专利检索,市面上或专利注册中,现今只有把裸根松苗移栽到另外苗床或林地的机械,没有把松苗移栽到塑料营养杯的机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就是一种可实现1~2年生裸根松苗营养杯栽植的苗圃机械,全名叫:自走式营养杯栽植机,可使松苗幼苗移植营养杯成本降低、工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左侧面原理图 图2为中部正截面示意图
图3为后侧面示意图 图4为输送系统左侧面原理图
图5为装杯系统左侧面原理图 图6为装杯筒工作原理放大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整机的工作原理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它由机架(1)、后轮(2)、传动系统(3)、输送系统(4)、装杯系统(5)、调节装置(6)、乘坐装置(7)组成。机架及前轮和后轮起支撑作用。传动系统(3)由柴油机及柴油机动力输出三角带轮(3-1)、离合器三角带轮组(3-2)、传动变速三角带轮组(3-3)、(3-4)、土壤挖掘滚三角带轮(3-5)、传动变速三角带轮组(3-6)、土壤输送带主动滚三角带轮(3-7)、减速机高速轴三角带轮(3-8)、减速机低速轴三角带轮(3-9)、变向对滚齿轮(3-10)、传动变速三角带轮组(3-11)、前轮驱动轴三角带轮(3-12)、前轮(3-13)、装杯输送带主动滚三角带轮组(3-14)、传动变速三角带轮组(3-15)、出杯输送带主动滚三角带轮(3-16)组成,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除对滚齿轮是齿轮传动,前轮驱动轴和前轮、三角带轮同组的大、小轮之间间是轴传动外,其余均为三角皮带传动。其工作原理为:(3-1)输出的动力通过(3-2)传动变速传送给(3-3),(3-3)输出的一部分动力通过(3-4)的传动变速传送给(3-5),使(3-5)以设定的速度带动土壤挖掘滚(4-12)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实现(4-12)一边前进,一边挖掘土壤,并把挖掘在叶片上的土壤抛送到土壤输送带(4-11)上;(3-3)输出的第二部分动力通过(3-6)的传动变速传送到(3-7),使(3-7)能带动土壤输送带匀速运行,把土壤输送到装杯系统;(3-3)输出的第三部分动力通过(3-8)传送到(3-9),(3-9)输出的一部分动力通过(3-10)、(3-11)、(3-12)传送到(3-13),使(3-13)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满足(4-12)向前推移的速度;(3-9)输出的另一部分动力传送到(3-14),(3-14)输出的一部分动力带动装杯输送带主动滚(4-13)匀速运转,满足装杯的需要;(3-14)输出的另一部分动力通过(3-15)的传动变速传送到(3-16),使出杯输送系统匀速运转,达到出杯的需要。柴油机、减速机和离合器的安装方位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勋,未经赵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安全蚊香座
- 下一篇:一种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中药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