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及其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98279.4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欧星;蒋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6 | 分类号: | B62D7/16;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软轴多轴 转向 行驶 结构 及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用于支撑和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其中,行驶系的功能是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其由车架、车桥(也称车轴)、车轮和悬架组成,车桥通过悬架和车架相连,车桥两端安装汽车车轮。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车桥也分成转向桥、驱动桥。大多数汽车采用前置后驱动,因此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转向桥由两个转向节和一根横梁组成,车轮装在转向节上。
现行重卡6×2(6表示轮子总数,2表示驱动轮子数量)产品在整车结构一般为:整车前半部分承载为双桥,即前桥和第二转向桥,且均为转向桥,通过拉杆连接,实现同步协调转向,后桥为承载式驱动桥。
现行重卡6×2产品满载时,前桥载荷较小,主要集中在第二转向桥和后桥上,载荷分布不均。且前桥和第二转向桥一般通过拉杆连接,两个转向桥轴距一般在1700mm—2000mm之间。双转向桥轴距根据整车布置需要加长时,如果采用长拉杆连接,在长距离受压时,拉杆易产生失稳变形;如果采用分段式拉杆连接,势必增加整车布置难度,同时转向拉杆的过渡机构也会更加复杂,增加开发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及其汽车,实现双转向轴距布置更加灵活,结构更简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包括:车架、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和后驱动桥,所述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和后驱动桥分别通过悬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上安装有转向器,还包括:
前摇臂,安装在所述转向器上,所述前摇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拉软轴和下拉软轴的第一端,且所述前摇臂的靠近车轮的一端通过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转向桥的第一转向节连接;
后摇臂,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摇臂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拉软轴和下拉软轴的第二端,且所述后摇臂的靠近车轮的一端通过第二拉杆与所述第二转向桥的第二转向节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点,所述上拉软轴和下拉软轴分别通过所述固定点后,与所述前摇臂的两端和所述后摇臂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助力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后摇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摇臂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直拉杆为直拉杆。
优选地,所述上拉软轴和下拉软轴套设有软轴套。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和后驱动桥分别通过悬架与所述车架连接,具体为:
所述第一转向桥通过钢板弹簧与所述车架连接;
所述第二转向桥通过复合悬架与所述车架连接;
所述后驱动桥通过钢板弹簧与所述车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合悬架包括:
板簧,所述板簧两端通过吊耳与所述车架连接;
弹性调节装置,所述弹性调节装置位于板簧和所述车架之间;
感载高度阀,安装在车架上,通过检测驱动桥的载荷并调节所述弹性调节装置高度,从而调节第二转向桥的载荷。
优选地,所述弹性调节装置为空气气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的汽车,包括上述的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采用双软轴传递转向力,双软轴只承担拉力,不承担压力,保证第一转向桥和第二转向桥的转向协调一致性;且可使两个转向桥距布置得更加灵活,可近、可远,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软轴多轴转向行驶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车架;2,转向器;3,前摇臂;4,固定点;5,上拉软轴;
6,下拉软轴;7,后摇臂;8,支架;9,助力缸;10,空气气囊;
11,感载高度阀;12,后驱动桥;13,普通板簧;14,第二转向桥;
15,第二转向节;16,第二拉杆;17,板簧;18,吊耳;
19,第一转向节;20,第一转向桥;21,第一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棠山楂果酱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蛋鸡通用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