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1039.5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河;戚艳红;李忠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印康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控恒磁磁 流变 阻尼 | ||
1.一种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由缸体(1),活塞(2)、活塞杆(7)、旁通管(10)和电液比例伺服阀(11)构成,所述缸体(1)的腔体为圆柱形,左右两端分别由缸体左端面板和缸体右端面板密封,圆柱形的活塞(2)和活塞杆(7)同轴,活塞(2)固接在活塞杆(7)的中部,活塞(2)和活塞杆(7)与缸体(1)的腔体同轴,活塞(2)在缸体(1)的腔体内,活塞杆(7)的左右两端分别从缸体左端面板和缸体右端面板的中心圆孔伸出,在缸体左端面板和缸体右端面板的中心圆孔中,用密封环(12)将活塞杆(7)与缸体(1)密封,活塞杆(7)通过置于缸体左端面板和缸体右端面板的中心圆孔中的轴承(13)与缸体(1)构成轴向滑动连接,活塞(2)的圆柱面与缸体(1)的腔体壁的圆柱面之间有磁流变液流动间隙(9),活塞(2)将缸体(1)的腔体分为左腔和右腔,旁通管(10)的左端与缸体(1)的左腔连通,旁通管(10)的右端与缸体(1)的右腔连通,电液比例伺服阀(11)串接在旁通管(10)中,磁流变液(8)充满缸体(1)的左腔和右腔以及磁流变液流动间隙(9)和旁通管(10);
所述活塞(2)由环形永磁铁(3)、2个导磁环(4)、环形隔磁体(5)和2个隔磁环(6)组成,环形永磁铁(3)的内径、导磁环(4)的内径和隔磁环(6)的内径都与活塞杆(7)的外径相等,导磁环(4)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有一个圆形凹面,所述导磁环(4)另一端的圆形凹面的直径和环形永磁铁(3)的外径相等,环形隔磁体(5)的内径与环形永磁铁(3)外径相等,导磁环(4)的外径、隔磁环(6)的外径和环形隔磁体(5)的外径相等,环形永磁铁(3)同轴固接在活塞杆(7)上,环形隔磁体(5)同轴固接在环形永磁铁(3)的中部,2个导磁环(4)凹面相对在环形永磁铁(3)左右两侧与活塞杆(7)同轴固接,一个隔磁环(6)在左边的导磁环(4)的左侧与活塞杆(7)同轴固接,另一个隔磁环(6)在右边的导磁环(4)的右侧与活塞杆(7)同轴固接,环形永磁铁(3)与两侧的导磁环(4)之间无间隙,环形永磁铁(3)与环形隔磁体(5)之间无间隙,环形隔磁体(5)与两侧的导磁环(4)之间无间隙,隔磁环(6)与导磁环(4)之间无间隙,环形永磁铁(3)在磁流变液流动间隙(9)中产生恒定磁场;所述电液比例伺服阀(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1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和导磁环(4)的材料为高导磁材料电工纯铁DT4或45号碳素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磁体(5)、隔磁环(6)和活塞杆(7)的材料为极低导磁材料304系列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液流动间隙(9)大小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永磁铁(3)在磁流变液流动间隙(9)中形成的磁场强度不低于0.5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10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进加热炉内用的悬臂辊道
- 下一篇: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