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9229.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付秋红;张艳侠;包洪洲;段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6 | 分类号: | B01J23/86;C07C29/149;C07C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铬系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Cu-Cr粉体;
(2)将石墨、树脂与步骤(1)所得的Cu-Cr粉体混合;
(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压片成型,经焙烧,得到铜铬系催化剂;
其中,所述的树脂为热固性和/或热塑性树脂,其加入量占铜铬系催化剂重量的0.1%~1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加入量占铜铬系催化剂重量的0.5%~4.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的加入量为铜铬系催化剂重量的0.1%~5.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的加入量为铜铬系催化剂重量的0.5%~4%。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Cu-Cr粉体为氢氧化铜与氢氧化铬复合物的干燥粉,Cu-Cr粉体的粒度大于100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Cr粉体中Cu/Cr的摩尔比0.8~1.4。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Cr粉体中含有助剂组分,助剂为过渡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石墨、树脂与步骤(1)所得的Cu-Cr粉体混合方法选自如下一种:a、石墨与树脂先混合后再与Cu-Cr粉体混合;b、树脂先与Cu-Cr粉体混合后再与石墨混合;c、石墨先与Cu-Cr粉体混合后再与树脂混合;d、石墨、树脂与Cu-Cr粉体同时混合。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石墨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石墨的粒度大于20目。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石墨的粒度大于100目。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呋喃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热塑树脂包括加氢石油树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橡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树脂的粒度大于20目。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粒度大于100目。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压片成型的条件如下:控制压片成型物侧压强度大于40N/粒,压片成型物粒度为3~6mm。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压片成型的条件如下:控制压片成型物侧压强度为40N/粒~100N/粒。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焙烧条件:焙烧温度为100℃~600℃,焙烧时间为3h~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2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粮杂粕日粮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钢结构推拉式防护密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