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下堆叠的片上系统芯片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0099.3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景蔚亮;陈邦明;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98 | 分类号: | H01L2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堆叠 系统 芯片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堆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堆叠的片上系统芯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数模混合片上系统芯片,如图2所示,芯片上通常包含片上时钟模块、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静态数据存储器SRAM,模拟外设、电源管理模块、中断管理模块、对外输入输出管脚、标准系统总线。片上时钟模块、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静态数据存储器SRAM,模拟外设、电源管理模块、中断管理模块、对外输入输出管脚均与标准系统总线连接。其中,数字逻辑单元面积可以随着工艺节点缩小而减小,但由于性能的要求模拟及输入输出单元不能随着工艺节点缩小而减小,这样的片上系统芯片如果用一种工艺尺寸制造,例如用大尺寸工艺节点,如130纳米及以上的工艺,每颗芯片的面积就会很大,这样每个晶片可以切出的芯片量就相对较少,从而每颗芯片的成本就不会达到最低。反之,如果用小尺寸工艺节点,如90纳米及以下的工艺。虽然,每颗芯片的面积可以较之前芯片的面积小很多,但由于模拟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面积并没有按比例缩小,所以在价格昂贵的先进工艺尺寸上制造出来的每颗芯片的成本还是达不到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片上系统芯片中数模电路的面积因为不能同时随着工艺节点缩小而减小,导致每颗芯片的成本不能最优化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上下堆叠的片上系统芯片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基于芯片堆叠技术,把原本实现在同一颗芯片上的片上系统中的数字逻辑单元和模拟电路分开,把面积能够随着工艺尺寸不断缩小而等比例缩小的单元实现在先进的小尺寸工艺芯片上,把面积不能随着工艺尺寸不断缩小而等比例缩小的电路实现在折旧完毕且价格低廉的大尺寸工艺芯片上,从而使数模混合片上系统芯片的成本达到最优化。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下堆叠的片上系统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面积能随制造工艺尺寸缩小而减小的电路单元实现在第一芯片上,与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片上的第一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连接;
步骤二:将面积不能随制造工艺尺寸缩小而减小的电路单元实现在第二芯片上,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片上的第二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连接;
步骤三:通过将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与第二芯片的第二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作为互连管脚进行上下连接,得到片上系统芯片。
其中,所述面积能随制造工艺尺寸缩小而减小的电路单元包括:静态数据存储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不与片上系统芯片对外输入输出管脚连接的数字外设模块。
其中,所述面积不能随制造工艺尺寸缩小而减小的电路单元包括:模拟外设、电源管理模块、片上时钟模块、片上系统芯片对外输入输出管脚、与所述片上系统芯片对外输入输出管脚连接的数字外设模块、中断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与第二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是基于不同微控制器内核的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包括基于ARM内核的AMBA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基于8051内核的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基于MIPS内核的OCP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所述互连管脚采用引线接合互连线或硅通孔连接互连线进行上下连接。
其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片上系统芯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芯片上下堆叠连接;所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芯片通过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作为互连管脚上下连接。
本发明的第一芯片上的所有模块可以随着工艺尺寸缩小而减小,从而整个第一芯片面积也会变小,每个晶片上切割的芯片数量也随之增多,使第一芯片的成本达到最优化。
本发明的第二芯片上的模块由于系统性能的需求,不能随着工艺尺寸缩小而减小,所以选用折旧完毕的价格低廉的大工艺来制造,可以节省光罩制作的花费,从而使第二芯片的成本达到最优化。
本发明用片上系统标准系统总线作为管脚上下互连可以减小上下互连管脚的数目。多颗芯片堆叠连接时,接口管脚数越多,这样导致每个芯片的面积增加。同时,接口互连管脚数增多也使多个芯片之间互连线(包括:引线接合互连线与硅通孔连接互连线等)增多,封装开销变大。本发明提出的上下堆叠的片上系统芯片的制作方法,对减少接口数尤为突出。因为,片上系统微控制器标准系统总线上的信号数目是固定的,这样不管芯片上外设怎么扩展功能怎么复杂化,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之间互连的接口数是固定不变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下堆叠的片上系统芯片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0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驱动发动机的驱动单元
- 下一篇:车顶通风装置安装构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