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0159.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家明;何广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4 | 分类号: | C30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加工 工艺 | ||
1.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将原硅料和掺杂单质进行配料;
12)将配好的原料装入铸锭炉内,将铸锭炉调至真空模式,并将配好的原料逐步加热到设定温度;
13)将铸锭炉内的压力控制在0.4至0.8个大气压,并向其内充入氩气,然后将原料由设定温度逐步加热到熔化温度,待原料完全熔化后,逐步降低铸锭炉内温度,使液态的原料重新结晶,以形成硅料掺杂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中,按照每400kg原硅料掺入30~70g掺杂单质的配比进行配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按照下述方式逐步加热原料:
将铸锭炉内加热器的功率依次设定在10~30kw、40~60kw、70~90kw和100~120kw,并在每个阶段分别保持0~30min、30~60min、30~120min和60~240min,以便将原料加热到设定温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所述设定温度为900~12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以20~60升/分钟的速度向铸锭炉充入氩气;
将原料保持在设定温度加热30~120min,然后在60~240min内逐步提升原料至熔化温度,熔化温度处于1500℃~1560℃之间,并在该温度范围内维持180~600min,以待原料完全熔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3)中,降低铸锭炉内温度时,首先将铸锭炉内的温度降至1410~1450℃之间,并在该温度范围内维持30~90min,然后逐步降温,将结晶的速度控制在5~30mm/h,直至完成结晶。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之后还包括:
14)将铸锭炉的温度降至1250~1350℃之间,并在该温度范围内维持60min~120mi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降低铸锭炉的温度时,首先关闭铸锭炉的散热,然后采用小火继续加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之后还包括:
15)对重新结晶形成的硅料掺杂剂进行降温,待温度降至450℃时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01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不锈钢弹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