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0159.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家明;何广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4 | 分类号: | C30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是通过载流子进行导电的,纯正的半导体是依靠本征激发来产生载流子,但仅仅依靠本征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数量有限,而且容易受到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通常在高纯的硅料中添加掺杂剂,通过低电阻的掺杂剂来补偿高纯硅料的高电阻,最终达到光伏电池硅片所需的电阻率。
所述掺杂剂是指在原硅料中掺入三价或者五价单质后铸造成的硅锭。在所述掺杂剂铸造成型后进行破碎处理,然后掺入高纯原硅料中铸造正常的硅晶体,所述掺杂剂中存在能够为硅晶体传导过程提供电子或者空穴的元素,这些元素能够改变硅晶体的传导特性。上述向高纯的硅料中添加掺杂剂的过程即为掺杂。例如,可以在硅料中掺入含有三价或者五价元素的掺杂剂,从而形成本征激发之外的其他载流子:当掺入的掺杂剂内含有三价元素时,硅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只有三个可以成键,而剩余的一个价电子就会形成空穴,此时的载流子为正电性的空穴,则半导体为P型半导体;当掺入的掺杂剂含有五价元素时,硅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均可以成键,而五价元素中多出的那个价电子相当于一个自由电子,以形成N型半导体。因此,掺入少量的三价或者五价元素,可以大幅改善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使其生长出的单晶或者多晶硅锭的电阻率达到规定的要求。
现有掺杂剂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在高纯的硅料中掺入硼源以制作P型掺杂剂,或者在高纯的硅料中掺入磷源以制作N型掺杂剂,然后再将掺杂后的原料采用单晶炉进行铸造。
上述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 多晶材料熔化,采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或者多晶的设备。所述直拉法生产工艺包括硅料熔化、籽晶引晶、放肩、等径和收尾五个工艺过程,最终拉制形成单晶或者多晶硅棒,作为硅晶体铸造用的硅料掺杂剂。
采用上述直拉法制作得出的掺杂剂,单棒重量在120kg~130kg,其能耗较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以降低硅料掺杂剂的制造成本、提高其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能够采用多晶铸锭炉完成铸造过程,显著提高了硅料掺杂剂的铸造效率,并降低了其铸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料掺杂剂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将原硅料和掺杂单质进行配料;
12)将配好的原料装入铸锭炉内,将铸锭炉调至真空模式,并将配好的原料逐步加热到设定温度;
13)将铸锭炉内的压力控制在0.4至0.8个大气压,并向其内充入氩气,然后将原料由设定温度逐步加热到熔化温度,待原料完全熔化后,逐步降低铸锭炉内温度,使液态的原料重新结晶,以形成硅料掺杂剂。
本发明采用铸锭炉铸造硅料掺杂剂,首先在真空模式下对原料进行预热,其加热的效率较高,原料的温度也较为均匀;而原料的熔化和后续的结晶均在低压模式下进行,同时还向炉内通入氩气来控制炉内环境,以减少掺杂单质的挥发,确保掺杂单质与硅料充分混合;然后逐步降低炉内温度,完成结晶过程,则掺杂单质在硅料结晶过程中的总体分布更为均衡,铸造的掺杂剂电阻率在0.001~0.01Ω·cm之间,且其在不同区域电阻率的波动范围基本在0.005Ω·cm左右,使用时不存在局部位置电阻率偏大或者偏小的现象;此外,采用铸锭炉铸造时 的投料量可以达到500kg至1000kg之间,相对于现有单晶炉铸造的120kg至130kg的投料量有大幅增长,但其能耗要远远低于现有的单晶炉铸造,也就是说,本发明采用多晶铸锭炉不仅提高了硅料掺杂剂的产能,也降低了其成本。
优选地,在步骤11)中,按照每400kg原硅料掺入30~70g掺杂单质的配比进行配料。
采用上述配比进行配料,可以大幅度改善原硅料的导电性能,且掺杂单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实验证明,上述配比为原硅料与掺杂单质的最佳配比。
优选地,所述步骤12)中按照下述方式逐步加热原料:
将铸锭炉内加热器的功率依次设定在10~30kw、40~60kw、70~90kw和100~120kw,并在每个阶段分别保持0~30min、30~60min、30~120min和60~240min,以便将原料加热到设定温度。
为实现对原料的逐步加热,可以分阶段逐步提高加热器的功率,并逐渐延长每个阶段的加热时间,以便将原料加热到设定温度,保证加热的均匀性,为后续的熔化和结晶做好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0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不锈钢弹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