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6023.1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明;柯勇;艾勇;刘一宁;徐昌军;夏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柯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4B28/04;C04B38/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28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动植物 蛋白 发泡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剂,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材料要求的提高,泡沫混凝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石灰、粉煤灰、砂和外加剂等主要原料掺合均匀后浇注硬化而成的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密孔”轻质建筑材料。发泡剂是生产泡沫混凝土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的性能直接决定着泡沫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发泡剂要求产生的泡沫要细小均匀,稳定时间长,在加入到混凝土时不产生大规模破裂,在混凝土凝结后可形成均匀的封闭气孔,由此才得以制作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泡沫混凝土制品。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发泡剂已从早期的以表面活性剂类物质为起泡源逐渐向蛋白质类物质转变,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已相继开发出多种高效蛋白质类发泡剂,并逐渐显示出其高稳定性的优势,得到了较大的应用。与国外成熟蛋白发泡剂相比,我国单一成分蛋白发泡剂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植物蛋白发
泡剂发泡倍数和泡沫稳定性不理想,动物蛋白发泡剂发泡倍数高且稳定性强,但是生产规模受限和价格昂贵,解决单一蛋白质成分发泡剂综合性能不高的问题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从而解决单一蛋白质成分发泡剂综合性能不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蹄甲1-10份、牛角粉1-6份、豆粕 2-6份、酒槽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茶皂素1-3份、亚硫酸氢钠2-4份、硫脲2-4份、尿素5-10份、氢氧化钙3-4份、磷脂1-3份、明胶2-3份,水150-200份。
一种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配比将猪蹄甲、亚硫酸氢钠、硫脲、尿素和40-50%的水混合,调节pH至5-6,然后在70-80℃下水解5-6h,反应结束后迅速转移至水浴中冷却至常温,离心,过滤,滤液即为动物蛋白发泡剂母液;
(2)按配方配比将豆粕 、酒槽、氢氧化钙和余下的水混合,在80-90℃下水解4-5h,反应结束后迅速转移至水浴中冷却至常温,离心,过滤,滤液即为植物蛋白发泡剂母液;
(3)将上述制得的动物蛋白发泡剂母液和植物蛋白发泡剂母液混合均匀,加入余下的原料,加温至40-50℃,搅拌均匀,待原料充分溶解后,冷却至常温即得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动植物蛋白制备的复合蛋白发泡剂,其性能优于由单一动物或植物蛋白发泡剂,从而解决单一蛋白质成分发泡剂综合性能不高的问题。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具有优良的发泡力、发泡稳定性以及及混凝土相容性,可以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制备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来源丰富,容易大量获得,并且价格低廉、环保性好、易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8份猪蹄甲、3份亚硫酸氢钠、2份硫脲、6份尿素和120份的水混合,调节pH至5.5,然后在75℃下水解6h,反应结束后迅速转移至水浴中冷却至常温,离心,过滤,滤液即为动物蛋白发泡剂母液;
(2)取5份豆粕 、3份酒槽、3份氢氧化钙和80份水混合,在90℃下水解4h,反应结束后迅速转移至水浴中冷却至常温,离心,过滤,滤液即为植物蛋白发泡剂母液;
(3)将上述制得的动物蛋白发泡剂母液和植物蛋白发泡剂母液混合均匀,加入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茶皂素、1.5份磷脂、2份明胶,加温至40-50℃,搅拌均匀,待原料充分溶解后,冷却至常温即得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
本实施例制得的复合型动植物蛋白发泡剂具有泡沫发泡倍数大、稳定性高,泡沫均匀细腻等优点,与普通单一蛋白成分发泡剂的性能对比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柯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柯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6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排队叫号系统
- 下一篇:煤矿用钻孔角度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