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22591.2 申请日: 2012-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2897743A 公开(公告)日: 2013-01-30
发明(设计)人: 周兴平;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C01B25/45 分类号: C01B25/45;H01M4/58;B82Y30/00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谢文凯
地址: 201620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磷酸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Goodenough等发现磷酸铁锂材料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Padhi A K,etc,Phospho-olivines as positive-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batteries,Journal of the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7,144(4):1188-1194】,可充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引起了众多的关注。与传统的锂离子二次电源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锰酸锂LiMn2O4相比,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相对高的比容量(170mAh/g)、稳定的工作电压(3.5V)和较好的循环寿命,并且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能源【Sylvain F,etc,Comparisonbetween different LiFePO4synthesis rout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t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3,119-121:252-257;Andersson A S,etc,The source of first-cyclecapacity loss in LiFePO4,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1,97-98:498-502.】。

由于纯的磷酸铁锂自身极低的电子电导率(室温下为10-9~10-10S/cm)和锂离子扩散系数(10-14~10-16m2/s)【Yamada A,etc,Olivine-type cathodes Achievement s and problems,Journal ofPower Sources,2003,119-121:232-238.】,使其只有在低倍率充放电条件下才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这些严重阻碍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有3种方法【王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6:14-17;Doeff M M,etc,Optimization of carbon coatings on LiFePO4,Journal ofPower Sources,2006,163:180-184.】可以对纯磷酸铁锂材料进行改性:(1)在金属表面包覆一层电子电导率高的材料,如炭黑或金属粉末,形成LiFePO4/C或者LiFePO4/M的复合材料;(2)在LiFePO4的锂位或铁位掺杂金属离子,提高材料的本征电导率;(3)合成粒径、形貌均一的纳米尺寸颗粒,改善锂离子的扩散速度。其中只有合成纳米颗粒才不损失理论比容量,并且有助于削弱极化,减小电阻,改善大电流放电能力,同时可以提高磷酸铁锂自身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这些性能的改善都可以有效的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所以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和制备引起了研究人员广泛的兴趣。Lee等人采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粒径为50~100nm的纯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Lee S B,etc,Synthesis of LiFePO4 material with improved cycling performance under harsh conditions,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8,10:1219-1221.】。张俊喜等人用一种共沉淀法制备出了晶粒尺寸为20~70nm的纯净LiFePO4正极材料,同样具有很好的性能【张俊喜,等,一种合成LiFePO4的新方法,材料研究学报,2008,22(4):439-443】。合成不同尺寸的磷酸铁锂纳米材料有助于研究其性能与颗粒尺寸间的关系,可以推动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2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