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门模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6499.3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标 |
主分类号: | B27M1/02 | 分类号: | B27M1/02;B27M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模压 装置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门模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审美趣味也不断的提升,因此我们不仅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同时还注重产品的个性,而生态门正符合了这种潮流。21世纪初, 生态门就飞洋越海,从国外流进了中国,这种款式新颖,个性十足的健康绿 色产品很快就征服了消费者的心,迅速占领市场。
传统的生态门工艺是:首先,将门框与门框两侧的门板通过木工胶水之类的固定器材将其固定住形成一门体,然后将多个门体层叠在一起,进行冷压成型。
上述的传统工艺需要将门体冷压6-8个小时,冷压时间长,生产效率无法提高,而传统工艺使用的设备是将门体直接向上层叠,然后从上至下的施加压力,也容易造成门体的变形,影响门体的整体质量,存在较大的制造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门模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能够降低门体变形率,提高门体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门模压装置,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上连接有模压件,所述模压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隔条,所述隔条之间通过一动力装置可挤压式活动连接,所述隔条内部均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内布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液体流道分别通过连通管与一液体箱连通,各隔条之间设有门体,所述门体内部设有填充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液压站、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与所述模压件连接,另一端与液压站驱动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压件还包括一推板,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液压缸与一侧隔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箱上还连接有一液体循环泵。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加热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压件与地面之间设有导轨,所述各隔条沿着导轨可挤压式往复直线运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条之间通过弹性件互相活动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门模压装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预热,启动加热装置,将隔条内液体加热至40℃-60℃;
2)卡紧,预热完成后,将门体卡设到各隔条之间,并将门体与隔条卡紧;
3)填充,通过门体上的注入孔往门体内部注入填充物,填充完毕后,将注入孔堵住;
4)热压,对内有填充物的门体进行40分钟-60分钟的热压,热压完成后,将门体卸下,则完成加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内的填充物为聚氨酯发泡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注入孔上连接一填充物注入装置,填充物注入装置的注入时间为5s,每秒注入720克填充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生态门模压装置及其加工工艺用隔条将各门体间隔开,避免了门体与门体直接叠加,可均匀的对门体进行施压,确保门体在模压过程中不变形;
采用热模压的加工方法,将模压时间减少至40分钟-60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了5-6倍,变形率降低至3/1000,确保门体整体质量;
在将门体压紧的同时,往门体内注入填充物,增强了门体的支撑强度,使门体连接更牢固,还具有保温、隔音、防水、防火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门模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固定基座,2、隔条,3、液压站,4、液压缸,5、推板,6、弹性件,7、液体箱,8、连通管,9、液体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生态门模压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所述固定基座1上连接有模压件,所述模压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隔条2,所述隔条2之间为可挤压式活动连接。
通过动力装置驱动隔条2可挤压式活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液压站3、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一端与模压件连接,模压件还包括一推板5,通过推板5连接所述液压缸4与一侧隔条2,液压缸4另一端与液压站3驱动连接。
液压站3提供动力至液压缸4上,驱动液压缸4并带动推板5,间接的将力传递至隔条2上,所述隔条2之间通过弹性件6互相活动连接。弹性件6更加有利于隔条2之间的挤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标,未经杨建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6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海绵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阀门中反射柱的定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