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方阻晶体硅电池的扩散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6933.8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姬常晓;刘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21/223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方阻 晶体 电池 扩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体硅电池的制备工艺中的扩散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增大扩散炉工艺调节空间,降低对设备性能依赖并提高电池效率的低方阻晶体硅电池的扩散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市场仍以常规晶体硅电池为主,高效结构电池的性价比仍然无法和常规电池相竞争,提高常规电池的转换效率是所有光伏企业共同的追求。
制备浅结高方阻发射极是提高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该种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前表面复合,以提高开路电压,而且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短波的光谱响应,以提高短路电流。高方阻银浆开发成功,已解决串联电阻过大和发射极易烧穿问题,提高发射极的方块电阻已成为提高电池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多晶硅电池来说,目前方阻可普遍性提高至85~90Ω/□。
但是该种高方阻发射极对扩散炉性能的依赖度很大,方块电阻的不均匀度很高,极易造成p-n结漏电,也不易于降低发射极的暗饱和电流,很难通过工艺调节改变这一难题。方阻越高,工艺调节的空间越小。常规低方阻发射极的表面浓度比较大,但是p-n结深度不大,不利于提高短波光谱响应和开路电压。二者可以简单地通过一步恒温扩散或两步变温扩散方式制备,方阻越高,对设备的依赖越严重,均匀性越差,直接制约电池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方阻晶体硅电池的扩散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低方阻晶体硅电池的扩散工艺,该工艺在扩散炉中实现,包括升温扩散步骤,该升温扩散步骤分如下三步进行:
1) 低温预扩散,在硅片表面沉积一层磷源;
2) 升温扩散,促使硅片表面的磷成为活性元素并扩散到硅片内;
3) 再次升温扩散,提高扩散掺杂深度。
其中,所述步骤1)设定的工艺参数如下:
炉内温度为800~820℃;扩散时间为650sec;小氮流量为720~880ml/m;大氮流量为20700~25300 ml/m;干氧流量为1080~1320ml/m;
所述步骤2)设定的工艺参数如下:
炉内温度为830~850℃,扩散时间为1000sec;小氮流量为1080~1320ml/m;大氮流量为20340~24860ml/m;干氧流量为1080~1320ml/m;
所述步骤3)设定的工艺参数如下:
炉内温度均为845~865℃,扩散时间为400 sec ;小氮流量为900~1100 ml/m;大氮流量为20520~25080ml/m;干氧流量为1080~1320ml/m。
优选地,所述步骤1)设定的工艺参数如下:
炉内温度为810℃;扩散时间为650sec;小氮流量为800ml/m;大氮流量为23000ml/m;干氧流量为1200 ml/m;
所述步骤2)设定的工艺参数如下:
炉内温度为840℃,扩散时间为1000sec;小氮流量为1200ml/m;大氮流量为22600ml/m;干氧流量为1200 ml/m;
所述步骤3)设定的工艺参数如下:
炉内温度为855℃,扩散时间为400 sec ;小氮流量为1000 ml/m;大氮流量为22800ml/m;干氧流量为1200 ml/m。
上述低方阻为55~65Ω/□;所述晶体硅电池的硅片是P型多晶硅片或P型单晶硅片,硅片电阻率在1~3Ω·cm,厚度在180~200um。上述小氮即为携源氮气,大氮即为氮气,干氧即为干燥的氧气。
以上的具体参数可根据不同的扩散炉进行调试。
下面结合原理及优点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温度越高,扩散速率越大,高温扩散过程起到高温推结的作用,即增加p-n结的深度,高温扩散同时起到优化发射极n++层深度和浓度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工艺中的升温扩散步骤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低温预扩散,在硅片表面形成非活性磷源;第二步,升温扩散,把第一步形成的磷源扩散进硅片,同时起到扩散形成磷源作用;第三步,再次升温扩散,增加扩散形成的p-n结深度,同时高温降低前表面浓度。
推结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上一步扩散情况调试,本发明通过实际扩散工艺直观性的演示出来,同时通过实验初步取得一定结果,方阻为60Ω/□的多晶硅电池效率比方阻为75Ω/□的高0.1%以上,合格率(Eff>16.8%)高20%以上,详细对比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常规扩散工艺特性表征
表2:本发明扩散工艺特性表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6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弹性穿针口的缝衣针
- 下一篇:一种煤粉锅炉的钢珠除灰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