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酮IIA的SFC分离纯化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417.9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冰;郁万中;张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73/00 | 分类号: | C07J7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参 ii sub sfc 分离 纯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丹参酮IIA的SFC分离纯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丹参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丹参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脂溶性部分丹参酮主要有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I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酮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缺血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丹参酮一般是选择乙醇渗漉或回流提取。已有较多文献报道醇提工艺中丹参酮类成分的稳定性受湿热影响很大,丹参酮IIA在乙醇回收、浓缩、干燥过程中严重损失,至浸膏粉丹参酮IIA已损失殆尽。超临界CO2流体具有选择性好、效率高、接近室温等优点,所以SFC特别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的中药成分的提取,用于分离制备丹参酮类成分可以有效提高其稳定性,提高提取分离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乙醇渗漉或回流提取丹参酮过程中丹参酮类成分的稳定性受湿热影响很大,丹参酮IIA在乙醇回收、浓缩、干燥过程中严重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半制备SFC分离系统制备高纯度丹参酮IIA单体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丹参的乙醇提取物用乙醇水溶液溶解,过滤除去微小的固体不溶物,得到滤液作为待分离样品;
(2)将过滤产物通过进样泵或者进样阀注入半制备SFC分离系统;
(3)采用CO2和改性剂做流动相,调节系统温度、压力、改变色谱柱类型等条件,分离得到丹参酮IIA单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超临界CO2或添加少量改性剂作为流动相,绿色无污染,可循环利用,可实现分离过程的高效率,操作过程简单、用时短,生产成本低,且后处理简单,尤其可以保持目标产物的稳定性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丹参的乙醇提取物20mg,95%乙醇溶解,由自动进样器注入半制备SFC分离系统中;色谱柱尺寸为Φ10×250mm,C18填料,粒径为3~50um,CO2流速为0.8~5.0ml/min,温度为40℃,背压为15MPa。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70nm,收集丹参酮IIA出谱峰馏分,经HPLC分析纯度≥98.5%。
实施例2
取丹参的乙醇提取物50mg,乙醇溶解,由自动进样器注入半制备SFC分离系统中;色谱柱尺寸为Φ25×250mm,C18填料,粒径为3~50um,CO2流速为5.0~20.0ml/min,温度为40℃,背压为18MPa。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70nm,收集丹参酮IIA出谱峰馏分,经HPLC分析纯度≥99.2%。
实施例3
取丹参的乙醇提取物100mg,95%乙醇溶解,,由自动进样器注入半制备SFC分离系统中;色谱柱尺寸为Φ30×250mm,C18填料,粒径为3~50um,CO2流速为5.0~40.0ml/min,温度为40℃,背压为20MPa。采用的紫外光度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70nm,收集丹参酮IIA出谱峰馏分,经HPLC分析纯度≥9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