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水溶性甲醛阻聚剂PVFA特种树脂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0089.6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余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弘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8/08 | 分类号: | C08F118/08;C08F2/38;C08F8/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水溶性 甲醛 阻聚剂 pvfa 特种 树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水溶性的甲醛阻聚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甲醛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常用的是质量分数为37%的工业甲醛溶液,近年来随着甲醛下游市场对工业甲醛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工业甲醛的浓度要求越来越高(42%~55%),高浓度甲醛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工业甲醛溶液特别是高浓度甲醛在低温下极易发生聚合,产生大量聚合物严重影响后续的运输及加工使用。因此,保持甲醛能在低温下长时间稳定存储成为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在甲醛中加入高浓度的甲醇以保持甲醛的稳定,此方法代价高、效果差。八十年代科研工作者发明了用醋酸乙烯和四氯化碳调聚缩醛产物作为稳定剂,比较好的解决了甲醛的自聚问题,但是也存在着含有氯离子、有颜色和效率低难溶解等问题。在这之后,一大批甲醛行业前辈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利用新的技术方法,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条件,逐渐开发出了更高效更稳定更易使用的甲醛阻聚剂。
现代工业上,大多使用的生产阻聚剂的方法是专利90105480和专利94109260公开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基本一致,专利94109260公开的方法是从专利90105480改进而来。这两种方法在工艺上都具有生产时间长、产品收率低、污染重、能耗高等缺点,导致生产成本偏高。而且在使用方法上十分的不便,都是要先溶解在大量的甲醇中再滴加进甲醛中。用做溶剂的大量甲醇被白白带入甲醛,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加入甲醛中时如果速度过快会产生白色絮状聚合物沉淀,降低了使用效果,也会给甲醛产品的外观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发明需要一种使用方法更简便又不会额外增加生产成本的阻聚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溶性甲醛阻聚剂及其生产方法。它能克服之前所述现有阻聚剂的不足,它在甲醛中仍具备高效稳定的阻聚特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用甲醇溶解,可直接加入甲醛以任意比互溶而不产生絮状聚合物沉淀,因此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方法简便。
一种高效的水溶性甲醛阻聚剂,其特征在于有效物结构式如下:
平均聚合度(X+2N+P)在40~120,含有10%~50%(wt)的乙烯基乙酰氧基、≤10% (wt)的乙烯醇基和45%~80% (wt)的乙烯基缩乙醛基。
所述的阻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体醋酸乙烯与溶剂甲醇以60:40~80:20的质量比混合,在反应釜中加热至55℃~72℃时加入占单体质量0. 2%~0. 4%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以及占单体质量1%~4%的乙醛,反应1~1.5小时,再以滴加的方法加入单体质量0. 15%~0.5%的甲硫醇作为链转移剂,于55℃~72℃继续反应1~2.5小时,制得平均聚合度为40~120且分布集中的聚醋酸乙烯酯;再将制得的聚醋酸乙烯酯蒸馏回收单体醋酸乙烯和大部分溶剂甲醇再利用,聚醋酸乙烯酯浓缩至65~70%,加入相当于醋酸乙烯质量12-18%的三聚乙醛,搅拌并滴加相当于聚醋酸乙烯酯质量的6-10%作为催化剂的硫酸,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5℃~70℃反应温度充分反应1~2小时;完成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混合性强碱水溶液,调节PH值至6.5~8,将制得的乳白色悬浊液静置,用虹吸管吸除上层清澈废液;最后,加入纯化水,配制成有效物浓度为10%~40%的澄清溶液,即得。
聚合过程中使用的链转移剂乙醛为配置好的48~50%的乙醛的甲醇溶液,甲硫醇为配置好的18~20%甲硫醇的甲醇溶液。
聚合过程中使用的链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配置好的0.8~1%的偶氮二异丁腈的甲醇溶液。
缩醛过程中为防止高浓度硫酸与醛直接接触导致颜色发黑,硫酸为配置好的48~50%的硫酸的甲醇溶液。
混合性强碱水溶液,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按2~3:1~1.5 质量比溶于2倍质量的水中后,滴加醋酸调节PH值至12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弘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弘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0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