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芯片COB封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0661.9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姵淇;孙明;庄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6 | 分类号: | H01L3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芯片 cob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LED半导体芯片COB封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ED芯片COB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中文意思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将LED与普通白炽灯、螺旋节能灯及T5三基色荧光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普通白炽灯的光效为12lm/W,寿命小于2000小时,螺旋节能灯的光效为60lm/W,寿命小于8000小时,T5荧光灯则为96lm/W,寿命大约为10000小时。而直径为5毫米的白光LED光效理论上可以超过150lm/W,寿命可大于100000小时。
从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中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节能灯、白炽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据测算,中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逐步淘汰白炽灯,对于促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市场迫胁需要我们加速对成熟的LED产品的研制。
目前COB封装技术凭借其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LED产品中,COB即chip On board,就是将裸芯片直接封装在集成电路上的技术,通过用导电或非导电胶将芯片粘附在互连基板上,然后进行引线键合实现其电连接。在成本上,与传统比较,在相同功能的照明灯具系统中,总体可以降低30%左右的成本,在应用上,COB光源模块可以使照明灯具厂的安装生产更简单和方便。这对于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推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在技术上COB封装仍存在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其中由于芯片粘附在互连基板上,其与基板之间存在多重热阻介质,使得LED工作热量无法及时导出,芯片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加剧了LED光衰,使得他的亮度降低,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LED工作状态下的散热,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现有的COB封装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现有COB封装工艺流程:
1、 清洗基板,目的是为了把其上的灰尘和油污清除干净;
2、 点胶固晶,通过在基板上点导电或绝缘胶,目的使芯片黏贴固定在基板上;
3、 引线键合;
4、 封胶,用硅胶作为第一层,荧光粉与硅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作为第二层,把芯粒、金线包裹在里面;
5、 烘烤,主要是把封胶后的LED烤干;
6、 测试,因在邦定过程中会有一些如断线,卷线,假焊等不良现象而导致芯片故障,所以芯片封装都要进行性能检测。
本发明发明人为提高LED工作时的散热效果,对封胶进行了改进,把传统封胶物质仅为硅胶和荧光粉,改成硅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荧光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颗粒直径小于20μm,优选小于5μm。
封胶的不含荧光粉层中包含硅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均匀混合。
不含荧光粉层中硅胶为AB胶,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比为400:1-10,优选400:3-5。
硅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封胶第一层,直接与芯片接触。
封胶第一层的厚度优选为0.2-0.4mm,更优选0.3mm。
含荧光粉层中包含硅胶与荧光粉的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封胶过程中,在封胶物质中混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后,发现相应LED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得到了降低,并且经无数次实验发现硅胶与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比优选为400:1-10,更优选400:3-5时其在不影响出光率的基础下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0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M马达的反转制动
- 下一篇:双二阶有源RC滤波电路及其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