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杀菌微胶囊及其悬浮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39893.0 申请日: 2012-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2939962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7
发明(设计)人: 卢向阳;刘伟成;卢彩鸽;郑雅婧;张殿朋;张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N25/28 分类号: A01N25/28;A01N25/04;A01N43/90;A01P3/00;A01B77/00
代理公司: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代理人: 刘春成;温泉
地址: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植物 病害 杀菌 微胶囊 及其 悬浮 制备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加工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那他霉素微胶囊及其悬浮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传真菌病害一直是困扰果蔬生产的一大问题,如甘蓝枯萎病、西瓜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等,这些病害轻则产量下降20%-30%,重则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例如,北京延庆县2002-2006年期间甘蓝枯萎病年发生面积增加了6.5倍,年产量损失由2002的18万kg发展到2006年的137万kg,累计年产量损失达到403万kg。目前,该病害有快速发展和蔓延态势,危害日趋加重,已经构成对当地甘蓝生产的巨大威胁,而且生产中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甘蓝生产中的防治难题[张扬等,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因此,研发新的病害防治技术迫在眉睫。其中,创制新农药是一条主要的途径,但研发出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经济三原则的新药的概率越来越低,开发时间和费用也大幅度增加。相比之下,开发各种新的剂型和施用技术却是一条简单易行的方法。 

生物农药具有耗资少、周期短、无残留、无公害、特异性强、对人畜及天敌无副作用、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但不少生物农药存在稳定性较差、对光敏感等弱点,如那他霉素等。那他霉素(Natamycin,NA),又称匹马菌素。NA是纳他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利迪链霉菌A01(Sotrytis lydicus)(中国专利:200710187435.1)等链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属抗生素类抗真菌剂。NA具有广谱、高效、安全、不易获得抗性等优点,目前已在饮料、饲料、食品及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但在农业生产上很少使用,仅限于防治棉花和豆类的种菌病害。这是由于NA的分子结构属于多烯大环内 酯,易受土壤、微生物、紫外光、等环境消解因素的影响而分解,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微胶囊(MC)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将活性物质作为囊芯包覆起来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在医药、涂料、食品、纺织、日化、农业等行业中已被广泛应用(宋健等,微胶囊化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34-379)。微胶囊具有抑制因环境因素(如光、热、空气、雨水、土壤、微生物)造成囊芯活性成分的分解和流失,提高药剂本身稳定性的特点(高德霖,微胶囊技术在农药剂型中的应用,现代化工,2000,20(2):10-14)。鉴于以上情况,以微胶囊化来解决NA易降解、持效期短的问题具有较大潜力。郑雅婧等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那他霉素微胶囊,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光解作用(郑雅婧等.那他霉素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测试.农药2012,51(4):267-269),但是复凝聚法所制备的微胶囊释放速率较快,在土壤中持效期较短,不适宜较长时期有效控制土传病害。为此研制一种密封性好、释放缓慢的微胶囊十分必要。而选用原位聚合法(In Situ Polymerization)、并以密封性好的脲醛树脂作为壁材来制备微胶囊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NA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了提高NA抗土壤环境降解的能力,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NA微胶囊,以脲醛树脂作壁材,以疏水性药物NA为芯材,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制备NA微胶囊的优化工艺条件。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平均包封率可达89.55%(质量比);以30%(体积比)甲醇溶液为释放介质,本发明的原位聚合法微胶囊在1h和12h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7%和13.1%,从12h以后释放速率趋于平缓,在120h时累累积释放率达到19.6%。复凝聚法微胶囊在1h和12h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2.4%和35.2%,从12h到48h释放速率变平缓,但由48h到72h的这段时间,再次出现大量释放现象,从72h以后释放趋于平缓,在120h时累积释放率达63.9%,这表明原位聚合法微胶囊较复凝聚法微胶囊释放更缓慢、更平稳,具良好的缓释性能。在同等浓度下加药24h时原位法MC的抑菌 效果优于复凝聚法MC,说明原位法MC的囊壁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