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尾夹本体输送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5719.7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毛毕伟;俞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北昌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景丰强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尾 本体 输送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尤其涉及长尾夹本体输送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长尾夹作为一种文具,其应用十分广泛,如图1和图2所示,长尾夹10由本体(又称:夹体)1a和扳手(又称:把手)2a两部分构成,本体1a为一次成型的弯折金属片,靠金属自身形变来提供夹紧力,本体1a两侧翻边形成有一对钩槽11a,扳手2a采用钢丝弯折而成,一般为两个,每个扳手2a两端具有伸入钩槽11a的钩部21a。由于长尾夹的制造成本很低,单个利润较少,因此企业大多是大批量生产。目前,长尾夹的装配主要以人工为主,需用大量工人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造成工人的手指损伤。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长尾夹的自动装配机来替代人工装配,以提高工作效率,见专利号为ZL03116826.4的中国发明专利《长尾夹自动装配机》(授权公告号为CN1317103C),该专利后推板和前推部的协同配合作用完成扳手和本体的自动装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轻工机械》2007年8月第25卷第4期公开了一篇沈一华等所著的文献“长尾夹自动装配线的装配系统”,该文献介绍了长尾夹装配的工艺流程和长尾夹自动装配生产线的总体设计;详细阐述了基于旋转装配法的装配模块的设计,分析了装配模块的某些关键部件。生产实践表明该自动装配线在长尾夹的装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410066537.4的中国发明专利《长尾夹自动装配机》。
《轻工机械》2008年4第26卷第2期公开了一篇童鲁海等所著的文献“长尾夹自动装配的上料装置”,该文献分析了长尾夹装配的工艺流程,基于电磁振动原理,设计了用于长尾夹装配的电磁振动上料器,并对其自动定向整列机构做了详细的介绍。为解决电磁振动供料器存在的一次供料量少的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电振供料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容积较大的储料库,利用电振机的振动,把储存在储料库中的工件,按一定的节奏,自动送入电磁振动供料器中。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810162740.X的中国发明专利《长尾夹把手整列机》(授权公告号为CN101423146B)。
长尾夹本体输送定位是装配前完成的重要步骤,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最后的装配过程,对装配效率及漏装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的长尾夹本体输送定位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尾夹本体输送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盘,具有输出口;
支座;
输送轨,具有供长尾夹本体纵向倒立放置的输送槽道,该输送轨的起始端伸入前述振动盘的输出口,末端架设于前述的支座上并具有供长尾夹本体取出的上端开口;
装配模,设于前述支座一侧并靠近前述输送轨的末端,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具有与长尾夹本体外形适配的凹槽;
垂直气缸,设于前述的支座上并具有垂直向上的动力输出端;
支撑座,设于前述的垂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以及
水平气缸,设于前述的支撑座上并连接有垂直向下的吸盘机构。
所述的输送轨包括分体设计且前后布置的前段输送轨和后段输送轨,并且,前述前段输送轨的后端与后段输送轨的前端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该间隙长度小于长尾夹本体的长度。振动盘工作时,前段输送轨也会随之轻微振动,而后段输送轨与前端输送轨分体设计,为独立件,这样这个振动就不会传递到后段输送轨上,两者互不干涉,后段输送轨输出扳手时就能定位准确无误,不会产生偏差。
所述后段输送轨的末端具有限制长尾夹本体继续前移的挡板。所述后段输送轨的后端靠近挡板具有盖板。盖板可以防止长尾夹本体翘起来,影响后续装配。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座包括连接块、竖直板及水平板,前述的连接块与垂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前述的竖直板设置于连接块一侧并具有垂直滑槽,前述的水平板设于竖直板顶部,对应地,所述的支座上具有与前述垂直滑槽适配的垂直滑轨。
进一步,所述的水平板上设有一固定块,所述水平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前述的固定块连接,并且,所述水平气缸外侧连接有一安装板,而所述的吸盘机构则设置于该安装板上,并且,该安装板的底部具有水平滑槽,对应地,所述水平板的顶部具有与前述水平滑槽适配的水平滑轨。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盘机构包括吸管及密封地设于吸管底端的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北昌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北昌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筛状多孔装置的加工模具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424GHz准光学频率选择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