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培育标记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52397.9 申请日: 2012-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3805601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殷梧;胡兵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C12N15/63;C12N5/10;A01K67/033;A61K49/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王旭
地址: 230026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培育 标记 中枢神经系统 胶质 细胞 转基因 斑马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标记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的转基因鱼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转基因鱼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培育标记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的转基因鱼的专用质粒。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lingo-1转基因斑马鱼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lingo-1转基因斑马鱼的应用,以及用于培育lingo-1转基因斑马鱼的专用质粒。本发明还鉴定了斑马鱼lingo-1基因启动子,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 

背景技术

髓鞘化(myelination)即神经胶质细胞辨识并附着到轴突合适位置而形成多层紧密包裹的髓鞘的过程(Simons,2006;Franklin et al.,2008)。目前对许多脊椎动物的髓鞘化过程有广泛的研究。髓鞘功能是增加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并维持与轴突的完整性,如果发生损伤或缺陷会导致诸如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炎等病症。由髓鞘形成不正常所导致的疾病可分为两大类:髓鞘缺失或脱髓鞘(demyelination)和髓鞘形成障碍(dysmyelination)。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为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中枢的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受到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Trapp,1999)。该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的炎症反应和胶质增生(gliosis)所导致的髓鞘丢失(Fawcett & Asher,1999;Logan & Berry,2002)。对这种髓鞘病变的起因有许多假说解释(Franklin,2002,2008),但至今仍是个迷。 

目前已知有许多因子参与调控CNS的轴突和髓鞘再生,如促进神经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等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s,NT),以及一些抑制神经再生的因子如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OMgp)、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近年来被发现并大量研究的神经抑制蛋白(Nogo)等(Filbin,2003;Grados-Munro & Fournier,2003)。 

针对MS的基础性研究中最有代表性使用的动物模型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Trapp,1999;Franklin et al.,2008)。人们已在小鼠、大鼠有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髓鞘修复的模型(如EAE)上了解许多髓鞘丢失、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和成熟调控及再髓鞘的细胞分子机制(Bruce et al.,2009)。尽管如此,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在一个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本身就能很好再生的模式动物斑马鱼上的研究则起步较晚。成年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分化和完整的髓鞘,基因和蛋白组学数据显示其存在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和类似于哺乳类少突胶质细胞调控因子,它是一个非常适宜开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髓鞘修复过程分子机理研究的模式动物。特别地,成年斑马鱼视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再髓鞘机理未有报道,且髓鞘相关抑制因子除Nogo新近工作外(Abdesselem et al.,2009),其它少有研究。 

近期,Mi等人发现并鉴定了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跨膜蛋白LINGO-1是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成熟的负调控因子(Mi et al.,2004;2005),我们及合作者在EAE动物模型上研究结果提示LINGO-1的拮抗剂或针对其信号通路上的分子调控物是富有前景的CNS脱髓鞘疾病治疗的候选药物(Mi and Hu et al.,200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