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米豆即食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589.7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韦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L1/2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食片,特别是一种米豆即食片。
背景技术
目前城乡食品市场中,各种即食面片类食品甚多,但以各种天然米类、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工的专类食品却未有。同时,随着各地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米类、豆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长,而市场一般简单食用需求的米类、豆类量和其它加工所需等极有限,易造成米类、豆类农产品滞销与跌价和造成伤农损农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以大量消耗米类、豆类为主要原料进行精细化加工生产米豆即食片技术,以促进相关农业米类、豆类种植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和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市场米豆即食片加工技术短缺和产品需求问题,提供一种配制工艺精致、米豆细化优配、高档营养实惠、绿色即食便携,推广应用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米豆即食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米豆即食片,其特征在于,该米豆即食片的主要配制方法是先将主料的米类、豆类和配料清理干净,并按相同基率和不同比例称量米类、豆类和配料,用炒米机将豆类炒熟透并用粉碎机将豆类粉碎细化成粉末状,将米类投缸池中用清水和小苏打浸泡透后用过滤机滤干水,投入专用蒸饭机中隔水加热蒸熟透成散粒状,并投入辊压机中压扁(也可人工压拍成形),再按不同比例称量豆类粉、米类扁粒和配料,并同时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成颗粒状,使配料渗入米粒中和使豆粉裹住米粒,经烘干机烘干后用包装机和专用包装盒袋包装即得到优质合格和干食或开水冲泡即食均可的米豆即食片。
所述米类包括大米、玉米、糯米、黑米、红米等。
所述豆类包括大豆、四季豆、青豆、黑豆等干豆。
所述黑豆包括所有黑色豆。
所述配料包括薄荷汁、氨基酸、蜜糖。
配制方式
1、设备置配:置备好相关原料保鲜存放仓库和磅秤、清选机、粉碎机、炒米机、蒸饭机、压榨机、搅拌机、过滤机、烘干机、包装机和包装盒袋等设置,并将所需设置清洗干净备用;
2、原料配制:先用清选机将米类、豆类清选干净,以10为基率,按豆类的大豆、四季豆、青豆、黑豆比例为6-5∶3-4∶3-2∶2-3分别称量大豆、四季豆、青豆、黑豆,并用搅拌机搅匀后同时投入粉碎机粉碎细化成20-30目粉状,再用粉碎机将玉米粉碎成50-60目颗粒状,按米类的大米、玉米、糯米、黑米、红米比例为7-6∶4-5∶1-2∶2-1∶1-2称量大米、玉米、糯米、黑米、红米,并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再按米类、净水、小苏打比例为6-5∶8-7∶0.2-0.1称量香米、净水、小苏打并投缸池浸泡24-30小时滤干水后,投入专用蒸饭机中隔水加热2-3小时蒸熟透成散粒状,并投入辊压机中压扁(也可人工滚压或拍打成形)。再以100为基率,按豆类粉、米类扁粒、薄荷汁、氨基酸、蜜糖比例为3-4∶7-5∶0.02-0.01∶0.01-0.02∶0.02-0.01称量豆类粉、米类扁粒、薄荷汁、氨基酸、蜜糖,并同时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成扁粒状,促使薄荷汁、氨基酸、蜜糖渗入米粒中和使豆粉裹住米粒;
3、烘干包装:将初成的米豆即食片用专用烘干机烘干处理30-50分钟,再用包装机和专用包装盒袋包装,即得到优质营养和干食或开水冲泡即食均可的米豆即食片。
因米类、豆类、薄荷汁、氨基酸、蜜糖中含有香型耐腐物质和酸性防腐物质,故米豆即食片保鲜和保质期超长,即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如此不断进行上述相关项运作,即可快速、高效、优质和大量生产不同含量与品位的米豆即食片。
有益效果:本发明经过实际操作试验,成功按比例称量细化和利用米类、豆类加薄荷汁、氨基酸、蜜糖精制优质米豆即食片的新工艺,其配制方法科学、精致、简捷、易行和有效,既可大量消耗和充分利用所述米类、豆类资源,又可有效实现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生产优质美味和干食或开水冲泡即食均可的米豆即食片,其营养成分含量比普通麦片丰富和经济实惠,以图促进相关农产品种植业和城乡米豆类即食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并丰富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食用表明,该技术工艺所产米豆即食片营养成分含量比普通麦片高35%以上,且经济实惠,其推广应用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