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8741.5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谢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42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山 毛峰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属于绿茶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徽茶,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目前,在传统的黄山毛峰加工制造行业中,市场占比较大的为中等品级的黄山毛峰,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工艺中存在以下问题:整个加工工艺过于简单,每个功能性工序之间的缓冲不足,使得成品的茶叶香味较持久不足,口感较为生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包括鲜叶分级工序、杀青工序、一次摊凉工序、一次揉捻工序、二次摊凉工序、烘干工序、提香工序、三次摊凉工序、拣剔工序;
上述鲜叶分级工序为:将采集的黄山毛峰鲜叶送入茶叶分级机内,筛选出一芽一叶、一芽一叶粗张、一芽二叶、一芽二叶粗张的分级叶;
上述杀青工序为:将分级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180~220°C,时间控制在4~5min;
上述一次摊凉工序为:将杀青叶降温至25~30°C;
上述一次揉捻工序为:将一次摊凉叶进行揉捻,将闭合叶分张开;
上述二次摊凉工序为:将一次揉捻叶降温至20~25°C;
上述烘干工序为:将二次摊凉叶送入烘干机,在100~120°C下烘干15~20min;
上述提香工序为:将烘干叶送入提香机,提香30~50min;
上述三次摊凉工序为:将提香叶降温至15~20°C;
上述拣剔工序为:将三次摊凉叶拣出乱质、老叶及焦片茶叶。
进一步地,上述杀青工序温度控制在200~220°C。
进一步地,上述提香工序温度控制在5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传统的工艺进行改良,在每个功能性工序之间增加摊凉工序,使得茶叶内茶氨酸等酶性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加强了茶叶内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升了茶叶的口感,使之香气保持更久,口感的细腻度也得到了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1:
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工序如下;
鲜叶分级工序为:将采集的黄山毛峰鲜叶送入茶叶分级机内,筛选出一芽一叶、一芽一叶粗张、一芽二叶、一芽二叶粗张的分级叶;
杀青工序为:将分级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C,时间控制在5min;
上述一次摊凉工序为:将杀青叶降温至30°C;
上述一次揉捻工序为:将一次摊凉叶进行揉捻,将闭合叶分张开;
上述二次摊凉工序为:将一次揉捻叶降温至25°C;
上述烘干工序为:将二次摊凉叶送入烘干机,在120°C下烘干20min;
上述提香工序为:将烘干叶送入提香机,提香50min;
上述三次摊凉工序为:将提香叶降温至20°C;
上述拣剔工序为:将三次摊凉叶拣出乱质、老叶及焦片茶叶。
实施案例2:
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工序如下;
鲜叶分级工序为:将采集的黄山毛峰鲜叶送入茶叶分级机内,筛选出一芽一叶、一芽一叶粗张、一芽二叶、一芽二叶粗张的分级叶;
杀青工序为:将分级叶送入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180°C,时间控制在5min;
上述一次摊凉工序为:将杀青叶降温至28°C;
上述一次揉捻工序为:将一次摊凉叶进行揉捻,将闭合叶分张开;
上述二次摊凉工序为:将一次揉捻叶降温至22°C;
上述烘干工序为:将二次摊凉叶送入烘干机,在110°C下烘干20min;
上述提香工序为:将烘干叶送入提香机,提香45min;
上述三次摊凉工序为:将提香叶降温至18°C;
上述拣剔工序为:将三次摊凉叶拣出乱质、老叶及焦片茶叶。
实施案例3:
中品黄山毛峰的加工方法,工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