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仪表指针压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0564.4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卢灿涛;黄伟;杨连信;刘家华;袁枫;徐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永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视觉 识别 仪表 指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表指针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汽车仪表指针压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整机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轿车不但对仪表的外观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指示精度及工作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仪表在装配中常常出现部件繁多、装配复杂、且容易安装出错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指针的制造首先需装配人员把指针装入针套内,然后通过导光柱上的个焊孔与针套上的两个焊脚对铆,使三个零部件成为一个完整的指针组合零件。指针的压入深度、精度及压力值只能由手工控制,力度不均,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采用机械化操作,装配效率高的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仪表指针压装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仪表指针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装系统包括主控系统,所述的主控系统连接操作部件、机器视觉识别模块、运动控制器、显示系统、打印系统;
所述压装系统还包括一为各部件提供电源的供电系统。
所述运动控制器连接伺服驱动器,通过所述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再通过所述伺服电机带动三维坐标运动装置、并在所述三维坐标运动装置上做三维运动的执行部件。
所述执行部件包括压针臂,所述压针臂上固定有压针头和用于压装的上下运动机构,压针头上连接有对指针帽拾取的夹持装置,以及自动旋转系统。
所述的执行部件包括压针臂,所述的压针臂上固定有压针头和用于压装的上下运动机构,压针头上连接有对指针帽拾取的夹持装置,以及自动旋转系统。
所述的机器视觉识别模块包括图像摄取模块、配套的光源及控制模块。
所述的主控系统控制配套的光源发光,控制图像摄取模块进行图像采集,由主控系统进行视觉识别,进行精确定位,再由主控系统发出指令控制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执行部件动作。
所述图像摄取模块采用CCD摄像机、CMOS摄像机或工业相机。
所述的主控系统可以控制多个压针头同时取件、压针,可以设定指针压装的深度和压力值,实现指针压装深度和压力值的精确控制。
所述机器视觉识别的仪表指针压装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a.先根据仪表的相关参数信息在电脑中建立对应的数据信息库,包括仪表名称、指针种类、数量等;
b.先将仪表固定在夹具上,按下启动按钮,自动旋转系统将夹具旋转至指定位置;
c.接着控制器控制三维坐标运动装置,带动压针头根据数据库信息运行至指针料盘处,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对指针进行识别夹取;
d.夹取指针后,三维坐标运动装置带动压针头再运行至仪表指针压装位置,指针压装前,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又对指针进行零位校准,然后压针头进行压针,在压针的过程冲压针系统可对压针压力,行程进行控制,依次重复上述取针、压针过程直至仪表指针压装完毕。
所述的系统的各动作可通过按键、鼠标或触屏人工操作,亦可由程序控制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是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系统,通过三维坐标运动装置进行压指针及校准动作,由于三维运动系统可以控制多个压针头同时取件进行压针,同时根据需要设定指针压装的深度和压力值,能够实现压指针深度和压力值的精确控制,大大的提高了压指针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仪表指针压装系统,包括主控系统,所述的主控系统控制连接有操作部件、机器视觉识别模块、运动控制器、显示系统、打印系统;还包括一为各部件提供电源的供电系统。
操作者通过操作部件包括按键、鼠标、触屏等,进行主控系统的操作,主控系统控制配套的光源发光,为工件提供照明;然后,控制图像摄取模块进行图像采集;再由主控系统进行视觉识别,进行精确定位,最后由主控系统发出指令,通过通讯接口控制运动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永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永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