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层液体发酵法制备富硒金耳粗多糖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4467.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超;陈敬华;程咏梅;陈荆晓;滕丽萍;徐晓宇;付海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液体 发酵 法制 备富硒金耳粗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层液体发酵法制备富硒金耳粗多糖粉的方法。属保健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金耳为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的干燥子实体,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等地,野生资源稀有,古籍文献记载用于肺热、痰多、咳嗽、气喘等症的治疗。研究表明,金耳深层发酵获得的菌丝体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与子实体相似,为深层发酵生产金耳多糖提供了理论依据。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必需的组成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能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参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进而影响到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有关。硒化合物又是自由基的捕获剂,后者会导致生化紊乱从而引起癌变和衰老。②硒有调节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强化某些酶系统的活性及调节维生素A、C、E、K在体内的吸收和消耗的功能。③硒对汞、镉有解毒作用。研究表明,茶树菇菌丝体及发酵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易受培养基成分的影响,因此可以考虑在培养基中添加硒元素来培养金耳,从而得到富硒金耳粗多糖粉。
目前,人们获得真菌多糖的途径主要是从真菌子实体提取而得,但随着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有限,人工栽培周期长且容易污染杂菌,受病虫害侵蚀,而菌丝体培养周期短,染菌少,故应该探索在生物反应器内进行液体深层发酵以获取多糖的途径,为开辟工业化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真菌多糖提供可靠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层液体发酵制备富硒金耳粗多糖粉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将金耳斜面保藏菌种活化,接种至至摇瓶种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待菌丝体分散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入摇瓶发酵液体培养基培养。在发酵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无机硒,使金耳菌丝体中积累高浓度的有机硒,同时发酵液有效成分中也有一定浓度的硒元素。发酵结束后,收集菌丝体,匀浆,热水浸提,浸提液浓缩后醇析,冷冻干燥得到富硒金耳胞内粗多糖粉;另外将发酵液浓缩,将浓缩液醇析后冷冻干燥得到富硒金耳胞外粗多糖粉;二者合并后得到富硒金耳粗多糖粉。
本发明提出的深层液体发酵制备富硒金耳粗多糖粉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菌种培养
出发菌种为本实验室金耳斜面保藏菌种;
①摇瓶种子培养
摇瓶种子培养基:PDA1L加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2g,蛋白胨1g,pH6.0;
培养方法:从斜面菌种中取3~4块黄豆大小相同的菌块,接种于摇瓶种子培养基中,250mL三角瓶装培养基100mL于25℃,120r/min,振荡培养7d;摇瓶中预先装有经过消毒灭菌的玻璃珠,用于打散菌丝体。
②摇瓶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g/100mL、酵母粉1g/100mL、磷酸二氢钾0.2g/100mL、硫酸镁0.05g/100mL、亚硒酸钠6μg/100mL
培养方法:将培养好的种子以15%的接种量接入摇瓶发酵培养基中25℃,120r/min,振荡培养7d;
(2)富硒粗多糖的提取:离心分离收集发酵液和菌丝体;
①胞内粗多糖的提取:将湿菌丝体匀浆,80℃-90℃热水浸提,加水量为5倍体积湿菌丝体,总提取时间为12h,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后加入4倍体积95%乙醇在4℃醇析12h,8000rpm离心得沉淀物,沉淀物用蒸馏水复溶后冷冻干燥,粉碎后得到富硒金耳胞内粗多糖粉;
②胞外粗多糖提取:将发酵液浓缩后调PH值为5.5,添加4倍体积发酵液的95%乙醇,4℃醇析17h,8000rpm离心得沉淀物,沉淀物用蒸馏水复溶后冷冻干燥,粉碎后得到富硒金耳胞外粗多糖粉;
(3)产品的获得:将富硒金耳胞内粗多糖粉与茶树菇胞外粗多糖粉合并,得到富硒金耳粗多糖粉;
(4)检测结果:样品中总硒及游离硒的含量,两者之差为样品中有机硒含量,含量为10微克/克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但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例1:各种培养基的组成配方
摇瓶种子培养基:PDA1L加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牛肉膏2g,蛋白胨1g,pH6.0。
摇瓶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0g、酵母粉1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亚硒酸钠40μg-60μg,用水稀释至1L,PH6.0。
实例2:菌种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SF双层油罐
- 下一篇:贮煤筒仓自动降尘抑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