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肠草鉴别的引物及PCR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4624.X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璐琦;袁媛;李旻辉;崔占虎;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肠 鉴别 引物 pcr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中药及中药材鉴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特异鉴定断肠草的PCR扩增方法及其特异引物。
背景技术
断肠草为马前科植物钩吻Gelsemium elegans(Gardn.el Champ)Benth.的茎藤。又名胡蔓藤、野葛、水莽草、大茶叶、烂肠草,是一种剧毒草药。有祛风攻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可治湿疹、痈肿、风湿痹痛等。
近年来由于误服断肠草而中毒的事故在各地不断发生,对其也进行了许多研究,证实断肠草的根、茎、叶子的主要成分为钩吻素子、钩吻素寅、钩吻素卯等。调查发现误将断肠草为金银花煮水当凉茶喝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断肠草中毒的78例临床事件中,发现43例为因误将断肠草为金银花煮水当凉茶喝而中毒,18例为将断肠草根为其他草药煮水喝而中毒(李文升.急性断肠草中毒78例临床分析,医学信息,2011,24(9):5872)。因此,建立一种用于鉴别钩吻和金银花的方法非常重要。
黄伟雄等采用色谱的方法通过分析钩吻碱成分对断肠草中进行鉴定(黄伟雄,李汴生,范山湖,等.应用TLC法鉴定断肠草中钩吻碱,华南预防医学,2008,34(1):60),但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不利于推广。近年来发展的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如DNA barcoding和位点特异性PCR等克服了药材传统鉴别方法准确度不高、主观性大等缺点。对断肠草与金银花之间的分子鉴别还尚未见报道,本发明通过特异性PCR的方法实现了断肠草与金银花的快速、准确鉴别。在本发明被公布之前,尚未有任何公开或报道过本专利申请中所提及的PCR方法及引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肠草的PCR引物及其鉴定方法,该PCR鉴定方法操作简单、样品量少,能快速、准确的将断肠草从其易混淆的金银花样品中鉴定出来,为断肠草鉴定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技术。
1、一种鉴定断肠草的特异引物F1、F2,其序列为:
F1:5’-TCTCCGCCCTCTGCTCTA-3’,
F2:5’-GGAAGAAAGGAGTTTTTATGAGG-3,。
2、一种断肠草的PCR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从所述材料中提取到DNA样品;
b)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r缓冲液2μL,dNTP1.6μL,引物各0.5μL,EX Tap酶0.2μL,DNA0.5μL,灭菌蒸馏水14.7μL。反应条件:解链温度95℃,时间5min,退火温度57℃,时间30s,复性温度72℃,时间为1min40s,35个循环后72℃延伸,时间为7min;
c)电泳所述扩增产物,如果存在分子量约为300bp的单一条带,则确定所检材料为断肠草。
附图说明
图1:断肠草、金银花、山银花及水银花PCR鉴别结果
1.断肠草(广西);2.断肠草(贵州);3.空白对照;4.金银花(河南);5.金银花(广西);6.金银花(江苏);7.金银花(北京);8.山银花(广西);9.山银花(云南);10.山银花(贵州);11.水银花(贵州);M.DNA分子量标准:从上至下依次为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
具体实施方式
1材料
所用材料如表1所示,包括:
表1样品来源表
2鉴别引物设计
选择通用引物psbA-trnH(trnH:5’-CGC GCA TGG TGG ATT CAC AAT CC-3,psbA:5’-GTT ATG CAT GAA CGT AAT GCT C-3’)对断肠草样品进行扩增,搜索Genbank中金银花的psbA-trnH序列(Genbank登录号:GU1353313.1;JN045253.1),然后进行同源比对,根据其变异区设计一对特异引物F1、F2,序列为下:
F1:5’-TCTCCGCCCTCTGCTCTA-3’,F2:5’-GGAAGAAAGGAGTTTTTATGAGG-3’。
3DNA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床层气固相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货梯三槽铁地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