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摩件毛坯终极成形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7068.1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维明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D2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3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摩件 毛坯 终极 成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摩件浇铸成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浇铸成形工艺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浇铸成形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通常称之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这种浇铸成形的零件,表面质量不高,存在很多气孔,无法满足一些零件质量高的加工要求。
该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钢水浇铸在砂型内,成型的零件气孔多,内部组织疏松,表面质量差,强度低,无法满足所有汽摩件的质量要求;砂型只能使用一次,再次成形时需要重新生成砂型,生产效率低;翻砂成形大量使用砂子,且依靠人工搬动上模进行翻砂,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汽摩件的终极成形工艺,所制成的汽摩件质量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摩件毛坯终极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浇注模具;所述浇注模具包括钢制上模和钢制下模,所述钢制上模的下表面为平面,钢制上模内设置有上模冷却水通道,钢制上模上设置有上模进水管和上模出水管,且上模进水管、上模冷却水通道和上模出水管依次连通,所述钢制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汽摩件轮廓匹配的型腔,在钢制下模内设置有下模冷却水通道,钢制下模上设置有下模进水管和下模出水管,且下模进水管、下模冷却水通道和下模出水管依次连通;
步骤二、将钢制下模固定在地面上,将钢制上模与液压驱动系统或气压驱动系统相连,再通过上模进水管向钢制上模内通冷却水,通过下模进水管向钢制下模内通冷却水;
步骤三:将固体金属料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使之熔化成钢水;
步骤四:将熔化的钢水浇灌入钢制下模的型腔中后,所述钢制上模在液压驱动系统或气压驱动系统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与钢制下模扣合在一起;
步骤五:待钢制下模内的钢水冷却凝固后,由液压驱动系统或气压驱动系统带动钢制上模向上移动,再取出钢制下模内已经成形的汽摩件毛坯。
为便于成形后的汽摩件毛坯能方便、快速地从钢制下模中取出,所述钢制下模的型腔内,在深度最大的位置处设置有拔模斜度。
所述上模进水管、上模出水管位于钢制上模的同一侧壁上,下模进水管、下模出水管位于钢制下模的同一侧壁上,上模冷却水通道和下模冷却水通道分别呈U形。通过优选钢制上模及钢制下模的结构,使浇注模具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同时方便加工制造。
优选为,所述加热炉为电炉,加热成本低,进一步降低了汽摩件的制造成本。
经该工艺方法成形的汽摩件毛坯接近产品的最终形状,因此称之为“汽摩件毛坯终极成形工艺”。与传统制造汽车零部件所采用的翻砂工艺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成形工艺中所使用的模具为钢制模具,二是钢制上模通过液压驱动系统或气压驱动系统驱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浇注模具采用钢制上模和钢制下模,所成形的汽摩件毛坯表面光滑,无任何气孔,内部组织细密,外形美观,质量好、强度高;
(2)浇铸模具可重复使用,比翻砂工艺的生产效率高;
(3)成形过程中无原材料浪费,材料利用率达到100%,节约了制造成本;
(4)钢制上模通过液压驱动系统或气压驱动系统驱动,合模时间短、控制精度高,比翻砂工艺的劳动强度低、产品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中浇注模具的钢制上模。
图2 是本发明中浇注模具的钢制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摩件毛坯终极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维明,未经黄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7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