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诊断乳腺癌的MRI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4720.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帅心涛;巩发明;章作铨;程度;于行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16 | 分类号: | A61K49/16;A61K49/12;A61K4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谢敏楠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诊断 乳腺癌 mri 对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诊断乳腺癌的MRI对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疏水型超顺磁性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即疏水型SPIO纳米粒子和马来酰亚氨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即mal-PEG-PCL为原料,制备负载疏水型SPIO纳米粒子的mal-PEG-PCL纳米胶束即mal-PEG-PCL-SPIO纳米胶束;
(2)在mal-PEG-PCL-SPIO纳米胶束表面引入环状五肽cRGD或/和单链抗体scFv-ErbB,其引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状五肽cRGD或/和单链抗体scFv-ErbB与mal-PEG-PCL-SPIO混合,放置过夜,即在mal-PEG-PCL-SPIO纳米胶束表面引入单链抗体scFv-Erb或/和单链抗体scFv-ErbB,制得用于诊断乳腺癌的MRI对比剂即双靶向cRGD/scFv-ErbB-PEG-PCL-SPIO纳米胶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马来酰亚氨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中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为两嵌段共聚物,其中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段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2KD和1KD;步骤(2)中所述的放置过夜,是指在4℃下放置过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al-PEG-PCL-SPIO纳米胶束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疏水型SPIO纳米粒子和mal-PEG-PCL混合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下缓慢滴加到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
(2)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4000~6000 rpm离心20~40 min,除去下层大的聚集体;将上层溶液再用10000~15000rpm离心2~4h,弃去上层液体,将下层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除去空胶束后,在超声下加去离子水将样品重新分散,过滤即得;
其中,步骤(1)中疏水型SPIO纳米粒子、mal-PEG-PCL 、有机溶剂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5~1.5mg:20~40mg:0.5~1.5ml:5~2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al-PEG-PCL-SPIO纳米胶束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疏水型SPIO纳米粒子和mal-PEG-PCL混合溶于四氢呋喃中,超声下缓慢滴加到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至四氢呋喃发完全;
(2)将上述溶液室温下5000 rpm离心30 min,除去下层大的聚集体;将上层溶液再用12000rpm离心3h,弃去上层液体,将下层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除去空胶束后,在超声下加去离子水将样品重新分散,用220nm水相滤头过滤即得;
其中,步骤(1)中疏水型SPIO纳米粒子、mal-PEG-PCL 、四氢呋喃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mg:30mg:1ml:1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五肽cRGD在与mal-PEG-PCL-SPIO混合前经过如下步骤处理:将环状五肽 cRGD溶解在含EDTA 的HEPES缓冲液中,再向里面加入羟胺;其中环状五肽、HEPES缓冲液和羟胺的体积用量比为4~6:4~6: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五肽cRGD在与mal-PEG-PCL-SPIO混合前经过如下步骤处理:将环状五肽 cRGD溶解在0.5ml含10%质量分数EDTA 的HEPES缓冲液中,再向里面加入羟胺;其中环状五肽、HEPES缓冲液和羟胺的体积用量比为5: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链抗体scFv-ErbB在与mal-PEG-PCL-SPIO混合前经过如下步骤处理:1) 将单链抗体scFv-Erb用 EDTA溶液预处理10~20min;2) 把巯基乙胺溶解在含EDTA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0~8℃孵育10~20min;然后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中,在30~40℃孵育,超滤离心;其中步骤1)中单链抗体scFv-Erb和EDTA的用量比为1mg:1~3μL,其中步骤2)中巯基乙胺和磷酸盐缓冲液的用量比为1g~4~6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7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