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5486.5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谭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28;A61L1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创面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基体成分,所述基体成分包括蛋白类成分,所述蛋白类成分为来源于哺乳动物的皮或跟腱中的胶原或者来源于蚕丝的丝素蛋白或丝素蛋白接枝改性后的衍生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原料还包括辅助成分,所述辅助成分包括抗菌剂和活性因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抗菌剂为合成抗菌药物、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或天然抗菌剂;所述活性因子为如下活性因子中的至少一种: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1、各种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转化生长因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成分还包括多糖类成分,所述多糖类成分包括如下成分中的至少一种:透明质酸、来源于节肢动物外壳的甲壳素和壳聚糖、来源于海藻或海带的海藻酸或海藻酸钠或从猪、牛、羊或鲨鱼的器官中提取的硫酸软骨素。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蛋白类成分与其它所有原料成分之和的质量比为1/350~4000/1。
5. 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基体材料步骤,配置基体成分溶液;以及
成型步骤,对复合物进行成型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材料形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基体材料步骤中,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各基体成分溶液,并配合致孔工艺制得作为基体材料的带支架孔结构的复合物,所述致孔工艺为如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粒子沥滤法、搅拌起泡或脱泡法、起始浓度调节法或复合液浓缩法。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基体材料和成型步骤之间还进行复合辅助成分步骤,向带支架孔结构的复合物上加载抗菌剂和活性因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抗菌剂的加载方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接枝、物理共混、吸附或微球包埋,而所述活性因子的加载方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接枝、物理共混、吸附或微球包埋。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步骤采用流涎成膜工艺或压制成膜工艺或造粒工艺,且在所述成型步骤之后还进行交联步骤,交联处理后的复合物经过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以下状态的复合物之一:干态海绵、湿态海绵、干态颗粒或湿态颗粒,交联步骤采用物理交联工艺、以化学交联剂参与的交联工艺或以天然交联剂参与的交联工艺,其中,
所述物理交联工艺为如下工艺中的任一项:真空高温交联工艺、紫外照射工艺、γ辐照工艺、高能电子束辐照等物理交联方法;
以化学交联剂参与的交联工艺中采用的交联剂为如下成分中的任一种:醛类交联剂、亚胺类交联剂或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以天然交联剂参与的交联工艺所采用的交联剂为京尼平。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步骤采用凝胶工艺或复合溶液稀释工艺,分别获得可注射的凝胶或可喷涂溶液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
10. 如权利要求5或8或9所述的可降解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作为最后一个步骤的终端灭菌步骤,对制得的材料进行灭菌处理,获得成品,所述终端灭菌步骤采取如下灭菌工艺中的任一种:高能电子束照射工艺、γ辐射工艺、过滤工艺、气体灭菌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54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折叠拉杆机箱拖架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