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档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9569.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夏珩;徐吉汉;苏建云;王俊华;杨春雷;魏丹;甘新华;罗宇亮;王敏;莫崇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59/44;F16H5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档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换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的车速、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以及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
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和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得出虚拟油门值;
根据虚拟油门值、当前的车速,控制车辆档位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具体为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所述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具体为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
所述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和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得出虚拟油门值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和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得出虚拟油门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油门值为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与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的比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包括: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起动发电一体机ISG的当前输出扭矩,所述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包括:发动机的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ISG的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
所述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和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得出虚拟油门值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ISG的当前输出扭矩以及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ISG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得出虚拟油门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油门值为第一和值与第二和值的比值,所述第一和值为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与ISG的当前输出扭矩的和,所述第二和值为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与ISG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的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当前的车速、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以及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具体为:
获取当前的车速、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以及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以及当前高压电池剩余容量SOC;
所述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和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得出虚拟油门值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以及当前SOC,得出虚拟油门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包括: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起动发电一体机ISG的当前输出扭矩,所述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包括: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ISG的最大修正扭矩;
所述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当前扭矩、变速箱输入轴当前能达到的最大扭矩以及高压电池的当前剩余容量SOC,得出虚拟油门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当前SOC值,得出对虚拟油门值的修正因子;
根据ISG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所述修正因子,得出ISG的最大修正扭矩;
根据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起动发电一体机ISG的当前输出扭矩以及发动机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ISG的最大修正扭矩得到虚拟油门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油门值为第一和值与第三和值的比值,所述第一和值为发动机的当前输出扭矩与ISG的当前输出扭矩的和,所述第三和值为ISG的最大修正扭矩与发动机的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的和,所述ISG的最大修正扭矩具体为ISG的当前能达到的最大输出扭矩与修正因子的乘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SOC得出修正因子的步骤如下:
当所述当前SOC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修正因子为1;
当所述当前SOC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修正因子为0;
当所述当前SOC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修正因子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比的立方,所述第一差值为当前SOC与第二阈值的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差值。
10.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虚拟油门值、当前的车速,控制车辆档位的切换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虚拟油门值、当前的车速及预制的二维换档图,控制车辆档位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5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编程多波长可调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燃油泵导线接头铆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