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警示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0298.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黎玮;孙嘉阳;廖德仁;洪孝信;张舜琦;蔡璧嬬;邱正育;张志翰;晋佩涵;黄志伟;陈建兴;林丰仁;方华音;李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警示通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一第一移动载具于状态变更事件时,可主动传输警告讯号至在此事件影响范围内的第二移动载具的警示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不再是奢侈品,在台湾一般家庭几乎都备有一部汽车。而在科技以及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之下,车辆乘坐时舒适感的提升、以及驾驶系统的人性化设计,使得人们出外旅行时常选择自行开车。然而,也由于车辆的分布密度上升,间接提高车祸的发生率,依据内政部警政署的统计数字,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以公元2011年的台湾道路交通事故事件来说,道路交通事故计有235,776件,相较于2010年的219,651件以及2009年的184,749件,从数字上可明显了解到道路交通事故确实有增加的状况,且2011年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人数计有2117人,更让人们省思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
一般来说,在一些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中,例如有因为前车的车门未关妥而在行进间突然打开车门而使得后车刹车不及撞上、驾驶者在车辆行驶时打瞌睡造成车道偏移而与邻车相撞、以及车辆左右转时不打方向灯而擦撞等种种原因。在前述背景之下,以往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方法如增加交通事故倡导、车身采取防撞设计以及车身加装传感器等方法。然而,现有的方法仅治标不治本,其并无法提前预警当一车辆有状况而受影响的邻近车辆或后方车辆,也因此虽然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导以及科技工业的进步,但仍无法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事件。
综合以上所述,相信举凡在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不难理解习知技术中,现有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方法仅治标不治本,其并无法提前预警在车辆有状况时,受影响的邻近车辆或后方车辆,进而无法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事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示通信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警示通信系统,适用在一第一移动载具及一第二移动载具上,此统包括一第一通信装置以及一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设置于第一移动载具内,第一通信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一定位模块、一第一载具侦测模块以及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用以提供第一移动载具的一第一定位坐标讯号,而第一载具侦测模块用以侦测第一移动载具处于一状态变更事件的讯号。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定位模块及第一载具侦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以将第一定位坐标讯号及状态变更事件的讯号结合并定义出一事件影响范围,且以一警告讯号送出。
第二通信装置设置于第二移动载具内,第二通信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二定位模块、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一第二显示接口。第二定位模块用以提供第二移动载具的一第二定位坐标讯号,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定位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警告讯号及第二移动载具的第二定位坐标讯号。第二显示接口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第二移动载具若位于第一移动载具的事件影响范围内,即于第二显示接口上主动显示警告讯号。
较佳者,上述的警示通信系统中,状态变更事件为解锁事件、开门事件、行车偏移事件、倒车事件以及路边停车事件其中之一,且状态变更事件的讯号以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 Area Network;CAN)为传输的界面。另外,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以一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Dedicated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DSRC)、一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一无线兼容性认证(Wireless Fidelity;Wi-Fi)、一第三代行动通讯技术(3rd-generation;3G)或一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中之一的方式传输警告讯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及方法
- 下一篇:公交车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