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0685.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斌;魏志坚;刘忠;赵新;石磊;邹善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闪光 薄壁 弯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的弯曲方法,特别是涉及了不锈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船舶、燃气轮机、风能、核能及轴承等行业对环件需求的增加,采用传统轧制方法成形的环件由于机械加工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不仅浪费大量的材料,而且还使环件的成本居高不下。而采用闪光焊接工艺生产的环件,机加余量少,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也随之大大降低,有利于使环件成形朝着精密成形技术方向发展。闪光焊环坯的制备技术是生产闪光焊环件的关键技术之一。
现有技术中对于闪光焊环坯的制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先将型材装入弯曲机上弯曲成近似的圆形,并在型材两端头部位各留一段直边;再在校型机上将型材的直边部分与圆弧部分弯曲成一折角,使型材两端的直边相互对齐,便于闪光对焊机对环坯的夹持并进行焊接。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闪光焊环坯,在环坯的圆弧部分和两端直边部分的连接处会产生折角,在环坯的表面容易产生压痕;所述环坯经闪光焊成形为环件后,需要进行胀形校圆处理,胀形时折角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被胀裂而导致环件报废,校圆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工时和能耗对折角进行修整,而且不能被完全消除,校圆后环件整体椭圆度较大;由于闪光焊环件的加工余量较小,环件椭圆度较大及表面存在压痕都会影响环件的尺寸精度,造成尺寸精度低,不利于获得少无余量加工的闪光焊环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弯曲机上对型材进行分段弯曲的方法来实现不锈钢闪光焊薄壁环件型材的弯曲制坯,该方法能消除弯曲不锈钢型材时所产生的折角和压痕,有利于提高闪光焊环件尺寸精度和加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不锈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 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把按规格下料的不锈钢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所述各段的比值为mn :no :op :pq :qw=1.0 :2.0~2.5 :7.0~8.0 :2.0~2.5 : 1.0 ,再把所述型材加热至770℃±20℃;
把所述型材装进弯曲机,由弯曲机的上辊和两个下辊对其进行定位,使所述型材的中心与所述上辊的中心对齐,所述上辊和两个下辊位于所述型材的op段;
操控所述上辊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两个下辊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动,同时对两个下辊加载281KN的力使其向上移动顶压型材,当左下辊与型材的o点接触时,改变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方向,驱动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动;当右下辊与型材的p点接触时,再一次改变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方向,驱动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动,直到上辊与型材op段的中点接触;弯曲过程中两个下辊始终一直向上移动顶压型材;所述上、下辊的旋转线速度均为2400mm/min,所述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均为10.0mm/min;重复上述操作3次,此时,op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
停机检测所述型材的温度,若大于或等于570℃时继续弯曲操作,若小于570℃,回炉加热至770℃±20℃后再继续弯曲;
把所述型材的no段定位在弯曲机上使其中点与上辊的中心对齐;操控上辊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两个下辊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动,同时对两个下辊加载409KN的力使其向上移动顶压型材;当右下辊与型材的o点接触时,改变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方向,驱动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动;当左下辊与型材的n点接触时,再一次改变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方向,驱动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动,直到上辊与型材的no段的中点相接触;弯曲过程中两个下辊始终一直向上移动顶压型材;所述上、下辊的旋转线速度均为1200mm/min,所述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均为12.7mm/min;重复上述操作3次,此时,no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
按上述弯曲no段的步骤弯曲pq段,直到弯曲后的pq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所述型材的mn段和qw段对齐。
优选地,所述各弯曲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由下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