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支架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2646.9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咸秋磊;叶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4 | 分类号: | B60R16/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支架 结构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支架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和动力总成橡胶悬置软垫布置、安装的组合式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前舱的有限空间里,布置、安装着动力总成、前端冷却模块、蓄电池等重要的部件。其中蓄电池作为较大质量的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高于自身重力几倍的冲击力,并且冲击力的方向还会随着车辆行驶方向的变化也不同;同样,动力总成通过悬置软垫和车身连接在一起,使车身承载着动力总成的重量,同时还要起到对自身运转、路面激励所产生振动的衰减作用,以便保证成员的舒适性。为了满足可靠性和NVH的性能要求,就需要特别关注蓄电池和悬置软垫在车身上的安装结构。这就往往导致蓄电池和悬置软垫安装装置的体积过大、过多的侵占了前舱布置空间,同时还存在由于采用较厚、较好的材料而导致成本、质量的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支架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减小布置空间、固化组合式安装支架的制造流程从而控制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各钣金件的尺寸及搭接尺寸根据蓄电池最长边L值,取到最小极限,保证占用空间最小。结合蓄电池、动力总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加减速、左右急转弯、颠簸等实际承受载荷的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在最佳承载位置通过螺栓与车身前纵梁等稳固的车身骨架结构连接,保证可靠性。固化制造流程,从而有效控制质量、降低成本。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支架结构,用于蓄电池和橡胶悬置软垫的安装,包括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第二组合式支架件,第三组合式支架件,第四组合式支架件,第五组合式支架件,第六组合式支架件,螺栓孔和蓄电池托盘,其中,
所述第一组合式支架件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与橡胶悬置软垫的外包钣金件之间缝焊固定;
所述第二组合式支架件与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下部分通过缝焊连接,还分别烧焊连接至第三组合式支架件,并用于连接至车身前纵梁本体;
所述第三组合式支架件通过搭接边与第二组合式支架件烧焊连接,并用于连接至车身前纵梁本体;
所述第四组合式支架件与第三组合式支架件烧焊连接,并设有螺栓孔与蓄电池托盘的螺栓配合连接;
所述第五组合式支架件与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上部分烧焊连接并设有螺栓孔与蓄电池托盘的螺栓配合连接;
所述第六组合式支架件包括两个支架,分别烧焊连接在蓄电池托盘的左右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上下部分通过弧度合成钳子口状结构,与橡胶悬置软垫的外包钣金件缝焊连接固定住橡胶悬置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合式支架件通过开“U”型切口与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下部分通过缝焊连接在一起;第二组合式支架件本体具有两个方孔,用于和第三组合式支架件烧焊连接;第二组合式支架件具有两个第二螺栓孔,用于配合车身前纵梁本体的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组合式支架件为“L”型,竖立面中部开方孔,且方孔为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下部分加长段的过孔;第三组合式支架件水平面开有两个第三螺栓孔用于配合车身前纵梁本体的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组合式支架件为倒置的“L”型,其竖立面下边缘成波浪形,该波浪形边用于和第三组合式支架件进行烧焊,第四组合式支架件的水平面上开有第六螺栓孔用于和蓄电池托盘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组合式支架件与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上部分通过水平接触面边缘烧焊连接,第五组合式支架件的水平部分前端设有一螺栓孔用于和蓄电池托盘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组合式支架件为两个三角板型结构的支架,分别布置在蓄电池托盘的左右两边,其中水平边用于和蓄电池托盘左右的边缘进行烧焊连接,与水平边相对的一角处设置一处螺栓孔用于和车身前纵梁本体件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托盘的水平面设置有规则的加强筋,用来提高自身结构刚度,中部的加强筋形状走势与支架钣金件保持一致,并具有相应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第二组合式支架件和第三组合式支架件均为3mm厚,第四组合式支架件,第五组合式支架件,第六组合式支架件和蓄电池托盘均为1.5mm厚。
上述组合式支架结构的组装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橡胶悬置外包钣金件与第一组合式支架件上、下两部分合成的钳子口状结构的边缘进行缝焊连接;
(2)第二组合式支架件开的“U”型切口与第一组合式支架件的下部分通过缝焊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