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实现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791.8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彬;陈浩远;封金徽;孙宇;王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14 | 分类号: | B30B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死点 动态 精度 补偿 高速 精密 数控 冲床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压力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实现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模具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高速精密数控冲床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冲床的下死点动态精度,要求能克服速度和温度的变化影响,使得生产出的产品尺寸稳定。一般而言,零件成形的精度越高,对下死点精度的要求也就越高。下死点动态精度关系到加工件的精度和模具寿命,也是评定冲压件技术水平、制造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下死点动态精度会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模具闭模高度的调整就很困难,只能不断地靠经验来调试,对调试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另外,在调试阶段、启动到正常运转阶段和正常运转阶段到停止阶段将不可避免产生废品,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具有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功能是目前高速精密数控冲床发展的一个技术制高点。
目前,高速精密数控冲床的原理结构绝大多数都是反方向上配置平衡滑块式曲柄滑块结构,不好施加精度补偿系统,也就没有下死点进行精确的自动补偿功能。因此这类高速精密数控冲床加工精度不高,不能加工有压印工艺要求的高精密零件(如引线框架)。具有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功能的主要有瑞士BRUDERER的BSTA系列和日本AIDA的HMX系列高速精密数控冲床。瑞士BRUDERER的BSTA系列高速压力机(punching press, PCT: WO 2009/000100 A1, 2008.12. 31),通过调节机床两侧的螺杆高度,可对主滑块的下死点动态精度进行精确补偿,使得该公司的高速压力机在行程次数达到2000次/min以上时下死点动态精度还能保持在±0.005mm。日本AIDA的HMX系列高速精密数控冲床除了一个配置了副滑块的动平衡装置外,也设置了一个行程调节装置来改变主滑块的下死点位置(赵升吨, 张学来, 高长宇, 柳伟, 张永. 高速压力机惯性力平衡装置及其特性研究(二). 装备, 2005, 5:14-20),因此也具备在运行过程中对主滑块的下死点动态精度进行精确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下死点动态精度进行补偿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能实现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由曲柄滑块机构、两根推杆、两组多杆机构、两根下连杆和一个冲压滑块构成,所述曲柄滑块机构沿垂直方向布置在冲床机身上,垂直方向运动的冲压滑块布置在曲柄滑块机构的正下方,两根推杆、两组多杆机构和两根下连杆分别在曲柄滑块机构两侧对称布置,两根推杆分别将曲柄滑块机构与第一、二组多杆机构相连接在一起,两根下连杆分别将冲压滑块与第一、二组多杆机构相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发明中对下死点动态精度调节的水平运动滑块是沿水平方向运动,而冲压加工是垂直方向,冲压加工的冲击载荷对进行动态精度调节的水平运动滑块影响小,有利于提高补偿精度及调节系统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能实现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由曲柄滑块机构、两根推杆、两组多杆机构、两根下连杆和一个冲压滑块10构成,所述曲柄滑块机构沿垂直方向布置在冲床机身上,垂直方向运动的冲压滑块10布置在曲柄滑块机构的正下方,两根推杆、两组多杆机构和两根下连杆分别在曲柄滑块机构两侧对称布置,两根推杆分别将曲柄滑块机构与第一、二组多杆机构(两组多杆机构用第一、二组多杆机构来具体表述)相连接在一起,两根下连杆分别将冲压滑块10与第一、二组多杆机构相连接在一起。
能实现下死点动态精度补偿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的具体构成为:曲柄滑块机构由曲柄1、连杆2和副滑块3组成,曲柄1通过连杆2与副滑块3相连,曲柄1和副滑块3沿垂直方向布置在冲床的机身上,曲柄1带动副滑块3在机身上作垂直方向的上下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PIC自动冲浆豆腐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骨扩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