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模块车轮移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4305.3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都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模块 车轮 移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车辆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缓冲模块车轮移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向移动车轮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能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的问题。传统的全向移动车轮大部分均是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实现全向轮,这种方式导致全向轮的速度与寿命都很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申请号CN200910074914.1,申请公开号CN101613066,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全向移动搬运车,该方法采用特殊轮系结构,可以使搬运车按照设定的任意路线实现前进、后退、转弯、加速、减速、停车,特别是可以实现全方位运动,在此基础上完成物料搬运,可以灵活地适应工厂车间狭窄的通道和有限的作业空间。但是这种方法系统很复杂,而且运行速度较慢。
中国申请号CN 201020526760.3,申请公开号CN201961093U,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牙嵌式制动的万向车轮,该方法在内齿圈中心安装滑板座、带齿滑板、扁形中心轴及滚子压板等,通过这些机构的相对运动来实现不需要转动车轮方向即可朝任意方向行驶。但是这种机构系统比较复杂,有的机构在反复使用,使用寿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虽然全向移动车轮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缓冲模块车轮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缓冲模块车轮移动方法,可以通过该方法在方便快速的实现全向转动,并且响应速度快、寿命较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驱动电极点、驱动壳、缓冲模块、从动电极点、球形轮、车身。
所述的驱动电极点是指安装在汽车驱动壳上的用来产生电磁场的方法。
所述的驱动电极点的数量为10-10000个。
所述的驱动电极点的横截面积为0.0.1-100平方厘米。
所述的驱动电极点的间隔为0.01-10厘米。
所述的驱动壳是指罩住球形轮,防止电磁场作用力外泄,并且用来安装驱动电极点与缓冲模块的方法。
所述的驱动壳包围球形轮的角度为90-300度。
所述的缓冲模块是指当汽车停车时由于电磁力消失,驱动壳与球形轮直接接触时的缓冲方法,防止刚性接触损伤驱动电极点。
所述的缓冲模块能够弹性变化的范围为0-600%。
所述的从动电极点是指安装在球形轮上的,用来产生电磁场,与驱动电极点配合产生驱动力。
所述的从动电极点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球形轮的表面或者内部。
所述的从动电极点的数量为10-10000个。
所述的从动电极点的横截面积为0.0.1-100平方厘米。
所述的从动电极点的间隔为0.01-10厘米。
所述的球形轮是指汽车用来进行滚动运动的方法。
所述的球形轮的直径为0.1-6米。
当需要移动时,驱动电极点通过特定的电流,产生特定的电磁场。从动电极点也通过特定的电流,产生对应的电磁场,与驱动电极点耦合,从而驱动球形轮运动。产生的电磁场不同,运动的速度、方向也不同。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用驱动电极点与从动电极点耦合驱动球形轮实现基于电磁场的全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缓冲模块车轮移动方法包括:驱动电极点1、驱动壳2、缓冲模块3、从动电极点4、球形轮5、车身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电极点1是指安装在汽车驱动壳上的用来产生电磁场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电极点1的数量为10-1000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