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及制备方法和球形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4738.9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春雨;盛夏;陈猛;尹鸽平;左朋建;程新群;马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4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纳米 材料 前驱 制备 方法 球形 金属 氧化物 正极 | ||
1.一种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是均匀掺杂碳纳米材料、分子式为MnαCoβNiγMy(OH)2的金属氢氧化物或均匀掺杂碳纳米材料、分子式为MnαCoβNiγMyCO3的金属碳酸盐;其中所述的MnαCoβNiγMy(OH)2中0<α≤1、0≤β≤1、0≤γ≤1、0≤y≤0.5,且α+β+γ+y=1,β+γ>0,所述的MnαCoβNiγMy(OH)2中M为Cr、Al、Fe、Mg、Ag、Ti、Cu、V、Y、La、Tm、Gd、Ho、Ce、Lu、Yb和Sc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其中所述的MnαCoβNiγMyCO3中0<α≤1、0≤β≤1、0≤γ≤1、0≤y≤0.5,且α+β+γ+y=1,β+γ>0,所述的MnαCoβNiγMyCO3中M为Cr、Al、Fe、Mg、Ag、Ti、Cu、V、Y、La、Tm、Gd、Ho、Ce、Lu、Yb和Sc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原料:依照化学式MnαCoβNiγMy(OH)2按Mn元素:Co元素:Ni元素:M元素摩尔比为α:β:γ:y准备可溶性锰盐、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镍盐和可溶性M盐;二、制备混合金属离子盐溶液:将步骤一准备的可溶性锰盐、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镍盐和可溶性M盐加入到溶剂中混合,配置成混合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5mol/L的混合金属离子盐溶液;三、制备沉淀剂:将可溶性氢氧化物加入溶剂中,配置成OH-浓度为0.1mol/L~10mol/L沉淀剂;四、制备络合剂:将可溶性铵盐或氨水加入溶剂中,配置成NH4+浓度为0.1mol/L~10mol/L络合剂;五、制备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碳纳米材料分散于溶剂中,配置成碳纳米材料浓度为0.1mg/L~50g/L的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六、共沉淀反应: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5mol/L的混合金属离子盐溶液、步骤三制备的OH-浓度为0.1mol/L~10mol/L沉淀剂、步骤四制备的NH4+浓度为0.1mol/L~10mol/L络合剂和步骤五制备的碳纳米材料浓度为0.1mg/L~50g/L的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同时加入装有反应初始溶液的反应器中,步骤二制备的混合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5mol/L的混合金属离子盐溶液的加入速度为0.1mL/min~1000mL/min,步骤三制备的OH-浓度为0.1mol/L~10mol/L沉淀剂的加入速度为0.1mL/min~1000mL/min,步骤四制备的NH4+浓度为0.1mol/L~10mol/L络合剂的加入速度为0.1mL/min~1000mL/min,步骤五制备的碳纳米材料浓度为0.1mg/L~50g/L的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的加入速度为0.1mL/min~500mL/min,并在温度为20℃~90℃、搅拌速度为100rpm~10000rpm、pH为5~13和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即得到球形沉淀物;七、洗涤干燥处理:首先采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六得到的球形沉淀物,清洗至滤液的pH呈中性为止,然后在温度为20℃~150℃干燥至恒重,即得到均匀掺杂碳纳米材料、分子式为MnαCoβNiγMy(OH)2的金属氢氧化物;步骤一中所述的所述的MnαCoβNiγMy(OH)2中0<α≤1、0≤β≤1、0≤γ≤1、0≤y≤0.5,且α+β+γ+y=1,β+γ>0,其中所述的MnαCoβNiγMy(OH)2中M为Cr、Al、Fe、Mg、Ag、Ti、Cu、V、Y、La、Tm、Gd、Ho、Ce、Lu、Yb和Sc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步骤六中所述的反应初始溶液的体积与反应器的容积比为(0.001~0.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7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环境无线监测报警系统
- 下一篇:易寻的遥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