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9814.5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汶;冯春;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6 | 分类号: | B29C31/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密封胶 生产 连续 自动 计量 加料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酮密封胶生产加料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硅酮密封胶领域采用多间歇加料法生产硅酮密封胶,而碳酸钙粉体原料加入的方式一般为分时段定量加入,且加入过程中多为人工投入,而人工投入粉体原料的方式在时间、加入分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每次原料加入的时间都存在误差,且投放量时存在投料残留等因素,会造成不同批次间的产品质量存在差异,使生产线生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得不到保障。现有技术还有采用固定电机转速、分时段运行的方式来辅助加入粉体原料,但是由于粉体原料在加入过程中补料存在堆积密度变化,使得采用前述方式加入原料时容易出现误差,造成粉体原料加入过程中不连续、计量存在偏差,且在加入过程中加入量存在波动,无法精确均匀的向密封胶生产装置加入粉体原料,因此针对前述密封胶生产线中的粉体原料加入装置,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系统及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向密封胶生产装置加入粉体原料无法精确控制,加入量存在波动,且计量存在偏差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系统,包括粉体储罐、以及与粉体储罐相连通的失重秤,所述失重秤与粉体储罐之间还设置有阀门,所述的加料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且失重秤上还设有失重秤储罐与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阀门均接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重量传感器所反馈的重量值,与其内部预设的卸料区间值范围相比较,从而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失重秤的加料口附近还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也接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流量传感器实时反馈的加料口流量值与其内部预设的给定值相比较,得到流量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实时偏差值,根据所述偏差值实时调节失重秤加料口的输出流量,使其流量值始终与给定值保持一致。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粉体储罐内部还安装有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也接入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其开启与关闭,并与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相一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控制模块与失重秤中集成的电机相连接,并通过流量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值实时控制电机转速,进而控制失重秤加料口的输出流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失重秤的加料口还与接料斗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粉体储罐与失重秤、以及失重秤的加料口与接料斗的连通方式均为软连通;所述的控制模块是PID控制模块,并集成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失重秤的电控单元内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软连通为布袋或软管连通;所述的阀门为气动阀;所述控制模块中预设的给定值为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失重秤的电控单元向PID控制模块输入的任意数值。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上述的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控制模块根据流量传感器实时反馈的加料口流量值与其内部预设的给定值相比较,计算得到流量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实时偏差值;
步骤B、根据步骤A中得到的偏差值实时调节电机转速,使失重秤加料口的输出流量值始终与给定值保持一致。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C、控制模块根据重量传感器所反馈的重量值,与其内部预设的卸料区间值范围相比较,当重量值低于卸料区间值范围的下限值时,则发出信号控制阀门开启,并控制粉体储罐内部的搅拌器启动;当重量值高于卸料区间值范围的上限值时,则发出信号控制阀门关闭,并控制粉体储罐内部的搅拌器停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的预设的给定值为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向控制模块输入的任意数值。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用于密封胶生产的粉体连续化自动计量加料系统运行时,步骤A与步骤B不断循环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9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