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7020.9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华;丁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围外板 流水 槽搭接处 设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焊接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生产过程中,很多技术相对成熟的企业可采用机器人点焊或激光焊等来实现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处的焊接,以便保证较好的质量控制。但是对于多数技术相对薄弱或为节省生产成本的企业来说,侧围外板和后流水槽处的搭接一般采用人工焊接方法来实现连接,因此常造成焊钳拉伤外板、碰伤外板及分流造成的外板足多缺陷,这对于A面来说是致命的质量问题,很容易造成侧围外板总成的报废。
如图1所示,在汽车车身生产中,侧围外板1与后流水槽2受生产水平及成本限制,一般均采用点焊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碰伤侧围外板或造成分流,同时焊接时焊钳易拉伤外板造成侧围外板变形,从而造成表面质量缺陷。
现有很多车型由于上述工艺造成了很多车的表面质量缺陷,为弥补此缺陷工装需做了很多复杂的结构,结果造成焊接操作困难且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焊钳拉伤外板,造成侧围外板在焊点附近扭曲变形;(2)焊钳碰伤外板或接触外板,造成外板变形或分流形成的外观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侧围外板(1)与后流水槽(2)的搭接处,位于侧围外板(1)焊接边过渡部位增设侧围缓冲筋(3),侧围缓冲筋(3)缓解焊接时焊钳拉变形侧围外板(1),以及造成侧围外板(1)凸凹不平。
进一步,在侧围外板(1)与后流水槽(2)的搭接处,位于后流水槽(2)的修边部位增加向内的翻边(4),翻边(4)防止焊钳在焊接过程中下滑碰伤侧围外板(1)或焊钳与侧围外板(1)接触造成分流。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尾灯搭接处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侧围外板(1)与后尾灯的搭接处,位于侧围外板(1)焊接边过渡部位增设侧围缓冲筋,侧围缓冲筋缓解焊接时焊钳拉变形侧围外板(1),以及造成侧围外板(1)凸凹不平。
进一步,在侧围外板(1)与后尾灯的搭接处,位于后尾灯的修边部位增加向内的翻边,翻边防止焊钳在焊接过程中下滑碰伤侧围外板(1)或焊钳与侧围外板(1)接触造成分流。
该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与传统的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有效解决人工点焊带来的外板质量缺陷,从而保证了整车的外观质量,同时能简化工装及减少侧围外板总成报废,从而节省的很大的成本。
(2)本发明位于侧围外板焊接边过渡部位增设侧围缓冲筋,该侧围缓冲筋缓解焊接时焊钳拉变形侧围外板,以及造成侧围外板凸凹不平;在焊接时焊钳即使有拉伤外板的倾向,有缓冲筋过渡则变形不会延伸到外板表面。
(3)本发明位于后流水槽或后尾灯的修边部位增加向内的翻边,翻边防止焊钳在焊接过程中下滑碰伤侧围外板或焊钳与外板接触造成分流而形成侧围外板外观缺陷。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的连接结构;
图2:本发明汽车车身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围外板;2—后流水槽;3—侧围缓冲筋;4—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首先在侧围外板1在焊接边与侧围外板1过渡处增加侧围缓冲筋3,可采用任何不影响外观的侧围缓冲筋3,此处侧围缓冲筋3主要为了缓解焊接时焊钳拉变形外板,造成侧围外板凸凹不平,影响整车外观质量。
其次在后流水槽2处增加翻边4,翻边4能抵挡焊钳下滑为目标,从而保证焊钳不碰到侧围外板1;同时可减少额外的工装,即能提高外观质量也能降低工装成本。
此外,上述缓冲筋和翻边结构也可以适用在侧围外板与后尾灯搭接处。
具体来说,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尾灯搭接处的设计结构,在侧围外板与后尾灯的搭接处,位于侧围外板焊接边过渡部位增设侧围缓冲筋,侧围缓冲筋缓解焊接时焊钳拉变形侧围外板,以及造成侧围外板凸凹不平。在侧围外板与后尾灯的搭接处,位于后尾灯的修边部位增加向内的翻边,翻边防止焊钳在焊接过程中下滑碰伤侧围外板或焊钳与侧围外板接触造成分流。
该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与传统的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搭接处的设计结构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