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台车法船舶切断加长改装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9072.X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颜景亮;孙书猛;台基建;杨春涛;袁春田;赵东辉;韩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4 | 分类号: | B63B9/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王静毅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船舶 切断 加长 改装 技术 | ||
1.干式台车法船舶切断加长改装技术,包括新加段(3)分段预制,坞墩布置,船体划线,船体结构加强,分段切割,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步骤如下:船舶进坞精度控制,组合式导轨铺设,组合台车(5)的连接和安放,船舶进坞精准落墩,推力装置安装布置,船舶艏段前端和艉段后端加支撑,艏段(2)移位,新加段(3)组立及与艉段(1)合拢,艏段(2)与新加段(3)精准对正定位合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台车法船舶切断加长改装技术,其特征在于船舶进坞精度控制,包括龙骨墩(12)中心线、船体切割线(4)在坞底的投影线、组合式导轨二次切割线、组合式导轨及台车纵向和横向定位线和检验线、坞壁上的船舶纵向定位线的设立;龙骨墩中心线在船艏、中和艉段甲板距两侧坞壁口距离的测量和记录;所述的龙骨墩(12)中心线是取坞底面(11)的首尾中心点,用激光打出一条线作为龙骨墩中心线(17),该线作为坞底面的横向定位基准线;由龙骨墩中心线(17)向两侧分别量取一组横向数值,确定并划出每根组合式导轨的安放中心线和检验线;根据坞墩布置图的要求确定船体切割线(4)的纵向位置,并在坞底面划出船体切割线在坞底的投影线(19);由船体切割线在坞底的投影线向艏段(2)量取一定距离在坞底面划线,作为组合式导轨二次切割线,并量取各个坞墩及组合台车(5)的纵向定位线;将船体切割线在坞底的投影线向两坞墙上延伸,划出船舶漂浮状态在坞墙上的落墩纵向定位线;在坞壁口上量出艏中艉段相应测量点距龙骨墩中心线的距离,做为船舶漂浮时的落墩定位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台车法船舶切断加长改装技术,其特征在于组合式导轨铺设,包括组合式导轨的组装、定位、安放和固定;所述的组合式导轨由底板(10)、导轨(9)、固定块(14)、固定螺栓(16)组成;导轨(9)放在底板(10)上,底板安放在坞底面(11)上,底板(10)具有足够的厚度和宽度,将导轨(9)用固定块(14)和固定螺栓(16)固定;根据组合式导轨的安放定位线和检验线进行位置确认和安放,艏段(2)舯部的组合台车下面布置有内外两种轨距的双导轨,艏段舯部两侧一定位置布置单导轨,组合式导轨的横向间用底板连接件(15)焊接固定,以保持轨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台车法船舶切断加长改装技术,其特征在于组合台车(5)连接和安放,包括有承重台车、承重推力台车和台车连接杆;所述的承重台车和承重推力台车用台车连接杆(8)连接成为组合台车(5),安放在组合式导轨上;组合台车安放完毕,应检测组合台车上面的高度差要满足坞墩布置的要求;组合台车之间需要用台车连接杆(8)进行纵向和横向焊接牵连;船舶进坞前用手动葫芦将组合台车在组合式导轨上进行纵向固定,防止组合台车落墩前的整体移位;分段切割前需要将承重台车和承重推力台车车体与船底板用辅助工装焊固连接,防止分段移位时承重台车和承重推力台车与船体间发生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台车法船舶切断加长改装技术,其特征在于船舶进坞精准落墩,包括船舶拖带漂浮进坞,通过缆车调整船舶漂浮位置,按照划定的坞墙上的船舶漂浮状态纵向定位线、船舶艏、中和艉部甲板定位点及测量的相应定位距离,用激光定位仪找正船舶落墩时的漂浮位置,船坞抽水后,船舶落在组合台车(5)和龙骨墩(12)、边墩(13)上,检查船舶坐墩情况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0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煤层支架抬底机构及薄煤层支架
- 下一篇:教室照明节能集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