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机整体式调节汽阀阀座焊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2370.4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军;胡立国;马春光;杨淑宏;李岩;徐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8 | 分类号: | B23K9/18;B23K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整体 调节 汽阀阀座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座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整体式调节汽阀阀座堆焊通常采用焊条电弧焊,由于主汽门和调节汽阀的阀壳通常为一整体结构,而阀碟与阀座的接触面(堆焊处)在阀门关闭时的接触应力非常高,并且阀座接触线要求完全连续。因此为了使阀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在阀座接触线处堆焊12%Cr合金材料。在堆焊合金材料时,要从阀壳口将焊条伸入阀壳内腔,由于阀壳口直径较小,伸入长度较深,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堆焊给工人操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焊接质量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整体式调节汽阀阀座焊接方法,以解决由于阀壳口直径小,阀座位于阀壳腔体深处,焊条电弧焊堆焊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零部件准备:对阀体的堆焊面进行粗加工;
步骤二、焊前准备:将阀体的阀壳吊放在堆焊专用平台上,根据阀体的腰线用垫铁垫片将阀体找平,用硅酸铝保温棉将堆焊管口包住,用丙酮或酒精将堆焊处清洗干净;
步骤三、复检:用直尺检查阀体堆焊焊口的加工尺寸是否符合图样,合格后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四、调整设备:调整埋弧焊机的机头与阀座的法兰面孔同心,将导电杆落入阀座中,并调节导电杆长度,将埋弧焊机的机头升起,用煤气将阀体预热,预热的温度为250-300℃,焊剂使用前进行烘干;
步骤五、堆焊:按设计要求,调整焊丝起始位置,在试板上进行试焊,合格后进行堆焊;
步骤六、热处理:堆焊12%Cr合金后对阀体进行回火热处理或将阀体加热到400-500℃,保温缓冷;
步骤七、清理:清理堆焊表面熔渣;
步骤八、探伤检查:堆焊和机械加工后,经渗透探伤和超声波探伤进行检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自动埋弧焊设备进行堆焊,堆焊时,埋弧焊悬臂可以伸进阀壳内阀座接触线堆焊位置,可以施行机械代替人工实施焊接,焊接参数也好控制,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焊接质量。本发明克服了焊条电弧焊堆焊空间小,环境温度高,操作困难等难题,提高了阀座堆焊质量,提高了汽轮机组的安全性,并可应用于650MW核电汽轮机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零部件准备:对阀体的堆焊面进行粗加工;
步骤二、焊前准备:将阀体的阀壳吊放在堆焊专用平台上,根据阀体的腰线用垫铁垫片将阀体找平,用硅酸铝保温棉将堆焊管口包住,用丙酮或酒精将堆焊处清洗干净;
步骤三、复检:用直尺检查阀体堆焊焊口的加工尺寸是否符合图样,合格后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四、调整设备:调整埋弧焊机的机头与阀座的法兰面孔同心,将导电杆落入阀座中,并调节导电杆长度,将埋弧焊机的机头升起,用煤气将阀体预热,预热的温度为250-300℃,焊剂使用前进行烘干;
步骤五、堆焊:按设计要求,调整焊丝起始位置,在试板上进行试焊,合格后进行堆焊;
步骤六、热处理:堆焊12%Cr合金后对阀体进行回火热处理或将阀体加热到400-500℃,保温缓冷;
步骤七、清理:清理堆焊表面熔渣;
步骤八、探伤检查:堆焊和机械加工后,经渗透探伤和超声波探伤进行检查;焊缝没有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质量,堆焊质量达到JB4730-94标准I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采用埋弧堆焊方法,采用直流电源,电流为300-350A,电压为30-36V,在焊接过程中和中间停止时阀体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其他实施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四中焊剂烘干的时间为1小时,烘干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为了尽量去除焊剂中的水份,减少焊接过程中的产生气孔,提高焊缝质量。其它实施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2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