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荧光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6034.7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勇;杨智明;邢卫红;范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J3/14;C08L53/00;C08F8/4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荧光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溶性荧光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嵌段共聚物、荧光物质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加热并保温,制得包覆荧光物质的胶束溶液;其中所述的嵌段共聚物为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2)将上述步骤1)制备的胶束溶液与季铵化试剂混合后,加热并保温;生成的中间产物从有机溶剂中析出;
3)将上述步骤2)生成的中间产物离心分离后重新分散于水中,加热并保温即得到分散于水中的聚合物纳米荧光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段共聚物的总分子量为1.6万-20万道尔顿;嵌段共聚物疏水链段和亲水链段的重量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物质为苝、芘或尼罗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酸、乙酸或丙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化试剂为溴乙烷、溴甲烷或碘甲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嵌段共聚物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0-1:1000;荧光物质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400-1:4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加热温度控制在75℃-130℃,保温时间控制在5-12小时;步骤2)所述的加热温度控制在75℃-130℃,保温时间控制在0.5-5小时;步骤3)所述的加热温度控制在80℃-140℃,保温时间控制在0.5-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胶束溶液和季铵化试剂的体积比为4-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0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