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吸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7857.1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广濑史尚;前岨芳明;小岛和美;藤井荣二;山中功;石田裕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林天连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R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 组件 | ||
1.一种冲击吸收组件,其包括:
冲击吸收体,其设置于安装在车身面板的车室内侧的车辆内装部件,所述冲击吸收体包括安装至所述车辆内装部件的车室外侧表面的安装部;
功能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车辆内装部件;和
柔性构件,其覆盖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外周面,所述柔性构件的一部分被所述车辆内装部件和所述功能部件保持,以将所述冲击吸收体支撑并安装至所述车辆内装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体包括垫主体,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垫主体,
所述冲击吸收体的所述安装部被直接地安装至所述车辆内装部件,并且
所述冲击吸收体的所述垫主体被所述柔性构件支撑并且经由所述柔性构件被间接地安装至所述车辆内装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构件还设置在所述车身面板的靠近车室内侧的表面和所述功能部件的靠近车室外侧的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主体具有两个基面,其中的一个基面面对车室外侧,其中的另一个基面面对车室内侧,并且
所述柔性构件形成为片状形状并且设置成覆盖所述垫主体的所述两个基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构件形成为片状形状并且设置成覆盖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大致整个所述垫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体和所述功能部件彼此相邻地配置,
所述柔性构件形成为片状形状并且在所述冲击吸收体的远离所述功能部件的一侧被折叠,以形成设置所述垫主体的折叠空间,
所述柔性构件具有设置在折叠部分所在侧的相反侧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彼此重叠并设置成覆盖所述功能部件的靠近车室内侧的表面,并且
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具有被所述车辆内装部件和所述功能部件保持的末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构件还设置在所述功能部件的靠近车室外侧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和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柔性构件被一体地安装至所述车辆内装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主体形成为具有两个基面和至少三个侧面的大致棱柱形状,所述两个基面包括面对车室内侧的一个基面和面对车室外侧的另一个基面,所述至少三个侧面包括面对所述功能部件的一个侧面,并且
所述两个基面和所述一个侧面以及与所述一个侧面相反的另一侧面被所述柔性构件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主体形成为大致三棱柱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多个安装部,所述多个安装部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所述两个基面中的一个基面的大致角部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内装部件在所述车室外侧表面具有突出凸起,并且所述突出凸起朝向车室外侧突出,
所述柔性构件具有供所述突出凸起插入穿过的柔性构件插入孔,并且所述柔性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车辆内装部件的所述车室外侧表面的柔性构件安装部,
所述功能部件具有供所述突出凸起插入穿过的功能部件插入孔,并且所述功能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车辆内装部件的所述车室外侧表面的功能部件安装部,
所述功能部件安装部设置成从车室外侧与所述柔性构件安装部重叠,
所述突出凸起被从车室内侧插入穿过所述柔性构件插入孔和所述功能部件插入孔,并且所述突出凸起的末端部通过熔接被固定至所述功能部件安装部,并且
所述突出凸起的所述末端部通过熔接被固定至所述功能部件安装部,因而所述柔性构件安装部被所述功能部件安装部和所述车辆内装部件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林天连布有限公司,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林天连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8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