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9660.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黑川清人;一濑智史;冈本大地;渡边博玲;高桥理和;源平造;袴田真悟;菅又敬久;仲西勇;加藤麻衣;野泽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门 | ||
1.一种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具有:车门主体,其将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的周缘部接合并在内部形成中空部而成;车门横梁,其设置在该车门主体的中空部内,并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门宽度方向范围内延伸;和载荷传递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中空部内中的下方区域,将从所述车门主体的外部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到车门内板,所述车门主体具有:窄幅部,其位于下端的附近区域且车门厚度方向的宽度窄;和宽幅部,其位于该窄幅部的上方侧且与所述窄幅部相比车门厚度方向的宽度大,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传递部件主体,其配置在所述宽幅部内;和突出部,其从该传递部件主体向下方突出设置并被夹持固定在所述窄幅部中,所述传递部件主体具有:下部区域,在该下部区域车门厚度方向的一侧面与所述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中的一方的板抵接或接近;和倾斜区域,在该倾斜区域随着从该下部区域趋向于上方,车门厚度方向的一侧面以相对于所述一方的板远离的方式倾斜,并且车门厚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与所述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中的另一方的板抵接或接近,从所述下部区域至所述倾斜部的范围内的车门厚度方向的宽度设定为比所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中的单侧的板与所述车门横梁之间的插入部的宽度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还具有卡定部,其设置在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车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并在所述车门主体的中空部内被卡定固定在车门主体侧的固定部,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倾斜区域的车门厚度方向的一侧面以随着远离所述卡定部而相对于所述一方的板远离的方式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主体在从车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且下部侧的角部到所述突出部及所述卡定部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一方的板抵接的抵接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在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车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且上部侧具有通过紧固部件紧固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的紧固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在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车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且上部侧具有通过紧固部件紧固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的紧固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固定部设置在从所述传递部件主体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上,所述延伸部在比所述紧固固定部靠上方侧的位置具有用于卡定所述车门主体内的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卡定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固定部设置在从所述传递部件主体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上,所述延伸部在比所述紧固固定部靠上方侧的位置具有用于卡定所述车门主体内的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卡定部。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侧的固定部与将所述车门横梁的端部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的金属板制的横梁托架一体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倾斜区域的倾斜面设置在与所述车门外板相对的一侧,在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与所述车门内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车门内板抵接或接近的接近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倾斜区域的倾斜面设置在与所述车门外板相对的一侧,在所述传递部件主体的与所述车门内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车门内板抵接或接近的接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6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网球运动
- 下一篇:一种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助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