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大豆油中同时提取大豆磷脂和色素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0599.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汤鲁宏;倪东宇;曹雅晴;赵绘绘;滕霏;钱晨;金春平;卞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汤宁 |
主分类号: | C07F9/10 | 分类号: | C07F9/10;C09B61/00;C11B1/10;C11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油 同时 提取 大豆磷脂 色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属于一种从大豆油中同时提取大豆磷脂和色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大豆油是我国最大的植物油品种。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会产生油脚、脱色废土、脱臭馏出物等多种下脚料。以这些下脚料为原料,可以加工生产大豆磷脂、大豆黄酮等多种产品。
现行的大豆油精炼工艺是以大豆毛油为原料,按照脱胶、脱色、脱酸、脱臭的顺序逐一进行的。
该工艺多采用加水使大豆毛油中的磷脂沉淀出来的方法脱胶,所形成的沉淀被称为油脚。
该工艺多采用向脱胶后的大豆毛油中添加活性白土的方法脱色,所形成的含色素白土被称为脱色废土,其中所含的色素多为类胡萝卜素、大豆黄酮等具有营养价值的成分。
所产生的油脚和脱色废土均为固体废弃物,如处理不当极易腐败变成,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专利涉及一种环境友好的,以溶剂萃取的方式进行的,相对廉价的,高效率的,大豆油精炼新工艺。更为独特的是,它涉及一种经过改进的工艺,这种工艺以乙醇水溶液为大豆磷脂和色素的提取溶剂,使大豆油精炼过程中的脱胶和脱色同时完成,在确保精炼大豆油品质达标的前提下同步实现其他组分作为副产物的回收以及溶剂的循环回用,联产高纯度的大豆磷脂和大豆色素,而不再产生油脚和脱色废土。按照本专利进行操作,与此前的传统方法相比,能够在不降低大豆油的磷脂含量和外观色泽品质的前提下,使大豆油的得率提高2-3%,且可高品质高产率的获得大豆磷脂和大豆黄酮另外两种产品,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这种改进对于大豆这一中国排在第一位的大宗油料作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可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为增加,大大提高油料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高品质大豆磷脂的连续生产问题,以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作为一个顺带的结果,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实现大豆油脱色脱胶的连续化、清洁化、环境友好化生产。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发现,适当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在适当的温度下可以跟混合油/大豆毛油分层,且大豆磷脂在乙醇水溶液相中的溶解度大大高于其在混合油/大豆毛油中的溶解度。由此奠定了乙醇水溶液萃取法替代加水沉淀法的大豆油脱胶精炼工艺的基础。
其次,我们发现,适当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在适当的温度下,对混合油/大豆毛油中的色素也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由此奠定了乙醇水溶液萃取法替代活性白土脱色法的大豆油脱色精炼工艺的基础。
我们发现,适用的含磷脂大豆油可以是浸出后所得到的混合油、混合油脱除溶剂后所得到的大豆毛油,也可以是大豆毛油经水化脱胶所得到的油脚。乙醇水溶液的适宜浓度为30%~100%(w/w)。混合物的制备应当在30~78℃,最好是45~68℃,0.01~1.0MPa,的条件下进行。混合物的静置分层应当在-20~60℃,最好是0~20℃,0.01~1.0MPa,的条件下进行。丙酮洗涤脱色应当在温度为0~60℃,最好是10~30℃,压力为0.1~35MPa的条件下进行1-5次,每次洗涤所需的丙酮量应当为粗大豆磷脂重量的1-5倍。脱溶处理应当在30~180℃,最好是50~125℃,0.01~1.0MPa,的条件下进行。脱溶处理所用热载体可以是间接蒸汽、直接蒸汽或热氮气。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所有重要参数全部最优化后成品精炼大豆油的收率可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提高2-3%。所得大豆磷脂产品的纯度可达到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但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例一
将1000ml含油量为33%的大豆浸出混合油用300ml浓度为85%(v/v)的乙醇水溶液在60℃下搅拌混合30min,得到含卵磷脂的脂质与乙醇的混合物。混合物置4℃下静置分层3h,然后在4℃下用分液漏斗分液,收集下层乙醇相。上层己烷相再用浓度为85%(v/v)温度为4℃的乙醇水溶液重复萃取2次(每次300ml)。合并乙醇相,脱除回收溶剂,得到粗大豆磷脂5.1g。己烷相脱除回收己烷,得到色泽和烟点均达到国家一级大豆油标准的大豆油292g。粗大豆磷脂用丙酮洗涤5次,每次加入25ml丙酮,得到脱除色素的精制大豆磷脂和色素的丙酮溶液。精制大豆磷脂置真空烘箱中60℃,1kPa下干燥14h,得到色泽为白色,含量为83%的粉末大豆磷脂。色素的丙酮溶液置旋转蒸发仪上脱除回收丙酮,得到大豆黄酮50mg。
回收得到的己烷、乙醇、丙酮等溶剂经精制后循环使用。
实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汤宁,未经江南大学;汤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