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3545.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王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9/107;A61K31/366;A61P3/06;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洛伐他汀 纳米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含有洛伐他汀的仿生型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洛伐他汀(Lovastatin)属于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除了能作用于肝细胞,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抗炎、提高斑块稳定性等作用。1987年,美国FDA批准其作为第一个他汀类调血脂药物上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洛伐他汀主要是口服制剂,以片剂和胶囊剂为主,国内也研制了微丸、滴丸、缓控释片等。
洛伐他汀的结构式如下,
但洛伐他汀水溶性较差(LogP=4.5),口服吸收率仅为31%,在空腹时减少30%,生物利用度不足5%。口服后于2.1~2.9小时达到峰浓度,体内消除半衰期为2小时左右,属于短半衰期药物。另外,洛伐他汀在服用后会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肝脏毒性及横纹肌溶解症等不良反应。这些为预防用药以及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研制一种长效缓释、低毒副作用、高生物利用度的洛伐他汀制剂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为洛伐他汀在缓控释制剂剂型上提供更多的选择。
2000年以后,在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的基础上出现了新一代的纳米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即以一定比例的液态油或液态脂质与固态脂质混合,克服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载药量低、药物易析出、物理稳定性差等缺点。纳米脂质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载药量,防止或降低贮存过程中药物的泄露,提高物理稳定性,而且能够有效地调节药物的释放,达到长效、缓释的效果。
传统的纳米脂质载体在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某些脂质材料可能会对巨噬细胞产生毒性,而且经常使用胆盐、泊洛沙姆以及一些其他的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可能会产生刺激性、溶血或者其他过敏反应。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选用内源性的脂质材料制备纳米脂质载体,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不采用上述表面活性剂。同时本发明中所用的脂质材料磷脂、花生四烯酸等,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机体的正常代谢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如磷脂作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等症状;花生四烯酸具有酯化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调节血细胞功能等一系列生理活性,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功效。因此,本发明可以将洛伐他汀药物与生物活性的脂质载体结合起来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增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利用磷脂、胆固醇、花生四烯酸等内源性的脂质材料制备得到的纳米脂质载体,从而具有稳定、长效、缓释、低毒副作用、可供静脉注射等特点,能够发挥药物与生物活性的脂质载体的协同治疗作用,增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本发明所述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洛伐他汀,0.625%-10%;磷脂,40%-80%;花生四烯酸,0-10%;胆固醇油酸酯,10-30%;三油酸甘油酯,5-20%;胆固醇,1-10%。
本发明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可以采用常规的薄膜分散法制备,包括:将洛伐他汀与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等脂质材料用有机溶剂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再加入缓冲液水合,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后,过滤除菌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其中磷脂可以为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油酰基卵磷脂,二亚油酰卵磷脂,二花生酰卵磷脂,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1-棕榈酰-2-亚油酰卵磷脂,1-棕榈酰-2-花生四烯酰卵磷脂,1-棕榈酰-2-二十二碳六烯酰卵磷脂,1-硬脂酰-2-亚油酰卵磷脂,1-硬脂酰-2-花生四烯酰卵磷脂,1-硬脂酰-2-二十二碳六烯酰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甲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且制备得到的纳米脂质载体无有机溶剂残留,毒副作用降低。
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液可以采用pH8.0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或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任意一种。其中pH8.0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其组成为氨基丁三醇-盐酸、氯化钾、硫代硫酸钠;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其组成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钠、硫代硫酸钠。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无毒的电解质配制而成,其中硫代硫酸钠为抗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