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的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3913.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嘉;张伟;张毅吉;张志刚;施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鸿港化工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辽宁联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9B5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薛美英;程意意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吡咯 衍生物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咯并吡咯-1,4-二酮及其衍生物可以被用作有机颜料,例如,Ciba公司在1986年上市的一类DPP颜料就是以它们为化学主体的(H.M.Smith,High Performance Pigment,2002,P159)。
Ciba公司在EP 0094911(或US.Pat.No.4,579,949)中公开了一种制备吡咯并吡咯-1,4-二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其中,较为典型的方法是:在叔戊醇钠(钾)/叔戊醇介质中,由丁二酸二烷基酯与芳腈、芳杂腈或它们的取代物经缩合闭环反应,得到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
然而,要从反应介质中分离出目标物,则还要经过复杂的后处理。典型的后处理过程是:将上述反应物用甲醇/水稀释,此时,形成的固体物就是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而原先加入的叔戊醇钠(钾)水解为氢氧化钠(钾)与叔戊醇。用无机酸(硫酸)中和后,氢氧化钠(钾)转化为硫酸钠(钾),经固/液分离得到固态的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所形成的液态物质是多个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中有:叔戊醇,甲醇,低级醇(在反应中由丁二酸二烷基酯裂解而成,即,若反应用的丁二酸二烷基酯是丁二酸二甲酯,那么生成的是甲醇;若反应用的丁二酸二烷基酯是丁二酸二乙酯,那么生成的是乙醇;若反应用的丁二酸二烷基酯是丁二酸二异丙酯,那么生成的是异丙醇),水以及溶剂于水中的硫酸钠(钾)。理论上叔戊醇与水是部分互溶的,但是因为有甲醇和其他低级醇(如,乙醇、异丙醇)存在,该混合物实际上是均相的。这样一来,要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回收叔戊醇,处理过程就非常复杂。因为醇与水是共沸的,所以采用简单蒸馏或复杂精馏都无法使叔戊醇与水分离。而若不对该液态混合物进行任何处理,则,一方面,生产成本将成倍增加,另一方面该液态混合物不能直接排放。因此,必须对叔戊醇进行回收。然而,欲回收叔戊醇,按照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溶剂萃取加精馏的方法。即,先用一种沸点与叔戊醇不同且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将叔戊醇从水相中萃取到有机相中,经油/水分离后得到富集叔戊醇的有机相,在该有机相中有:萃取剂,叔戊醇,甲醇和低级醇以及少量的水,然后采用精馏的方法将这些组分一一分离。由于萃取剂,叔戊醇,甲醇和低级醇的沸点差不大,例如,萃取剂一般采用沸程为60-80℃的烷烃或芳烃,叔戊醇的沸点为104°C,甲醇的沸点为66°C,低级醇(沸程在80℃左右),因此精馏所需的蒸馏塔需要很高的理论塔板数。
鉴于此,提供一种后处理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制备的吡咯并吡咯-1,4-二酮衍生物,其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式Ⅰ中,R1和R2分别独立选自: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或萘基中一种;
其中,所述的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的取代基选自:C1~C4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4直链或支链的含氟烷基,C1~C4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卤素(F、Cl、Br或I),氰基(-CN),或苯基中一种或二种以上(含二种);
所述杂芳基的杂原子为S、O或N,杂原子个数为1~2。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在叔戊醇钠或钾/叔戊醇介质中,由丁二酸二烷基酯与R1CN和/或R2CN于60℃~140℃反应,得到目标物;其特征在于,
(1)所用的丁二酸二烷基酯是丁二酸二叔戊酯;及
(2)在停止丁二酸二叔戊酯与R1CN和/或R2CN的反应后,在真空度为1-2mmHg的条件下,对所生成的产物(混合物)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同时回收逸出的叔戊醇,加热干燥处理结束后,将经加热干燥处理的产物(混合物)转移到水解反应器中,再用甲醇/水稀释,并使用无机酸中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再经液/固分离得到目标物(式Ⅰ所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鸿港化工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辽宁联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鸿港化工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辽宁联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餐椅
- 下一篇:一种蚊帐支架的支柱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