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检测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的三重PCR引物及其扩增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3943.3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廖芳;郭京泽;刘鹏;罗加凤;李关荣;黄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检测 向日葵 病菌 溃疡 三重 pcr 引物 及其 扩增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R技术检测寄生于向日葵中向日葵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 lindguistii)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helianthi)的三重PCR引物及其扩增方法和用途,属于菊科向日葵中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种植简单、抗旱抗逆性强,依据其用途,分油用型、食用型和中间型3个类型。向日葵适应性强,对栽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较之玉米、大豆更能适应恶劣气候。向日葵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兴油料作物,由于其含油率高达5 0%以上,品质好等优点成为食品加工、化工、燃料工业、饲料加工业和医药等原料,其市场前景无限广阔(曹孟梁.国内向日葵发展概况及经济价值.山西农业,2008,(16):19-20)。
目前向日葵的平均产量仅1828kg/hm2,种子含油量仅25%~32%,,均远低于现有栽培品种的生物学潜能,这主要是由于病害所致(冉俊祥.向日葵病害种类分布和防治.国外农学—向日葵,1991,(4):17)。近年来我国不断从国外进口向日葵种子,仅2010年就达3082.46吨,其中90%以上来自阿根廷、法国、美国等向日葵黑茎病、茎溃疡疫区。2005年~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并鉴定向日葵黑茎病为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陈卫民等.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发生初报.云南农业大学报,2008,23(5):610-612)。2010年,天津口岸在来自阿根廷、法国的向日葵种子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向日葵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lindguistii(Luo JF et al.,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oma macdonaldii in sunflower seeds imported from Argentina.AustralasianPlant Pathology,2011,40(5):504-509),这是国内首次自进境向日葵种子中截获向日葵黑茎病菌,由于其对向日葵的严重危害,质检总局发布警示通报,与农业部于2010年联合发布公告将其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并指定天津局制定行业标准。
向日葵黑茎病菌(L.lindguistii)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D.Helianthi)是向日葵上寄生的两种重要检疫性真菌病害。L.lindguistii无性态为茎点霉属Phoma,D.helianthi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1987年Aerette和Gulga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发生,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回接等,向日葵黑茎病发病初期在向日葵叶柄基部出现黑色斑点,并迅速沿茎杆扩展至整个植株,导致小、空、瘪的向日葵籽产生,使种子产量和油产量严重降低,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较晚者则矮化瘦弱,倒伏,重病田发率100%,死亡率达51%以上。1980年首次在南斯拉夫发现和鉴定的向日葵茎溃疡病菌(Muntanola-Cvetkovic Met al.,On the identity of the causative agentof a serious Phomopsis Diaporthe disease in sunflower plants.NovaHedwigia,1981,34:417-435),随后在法国和美国也发现此病害,主要侵染植株的叶部、茎部、头状花序,叶片病斑棕色或黑色,可致茎秆萎蔫、干枯变黑,葵盘发育不良,不能形成成熟的种子或致干枯败育。1984年法国出现此病害后,损失达田间向日葵作物总量的4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未经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轴承的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高密度玻璃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